恩施土家茅古斯舞,原始的野性战舞,回

著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1003/4487579.html
身着毛草衣的茅古斯舞

在之前我介绍了土家族的摆手舞,以及丧祭中的撒尔嗬,今天将介绍一种舞蹈,也属于土家族的舞蹈之一叫“毛古斯舞”也有称作“茅古斯舞”。说起这种舞蹈,最早我看到这种舞蹈的时候,是在一个恩施土司城的庆祝节目上。跳舞者穿着稻草或者棕叶做的衣服,吼喊而又有节奏规律的完成某种仪式。但是十足的原始野性,仿佛让我回到了原始社会那种部落生活。

茅古斯选段00:16来自施南风物林间的茅人

就算今天对这种舞蹈了解的人也不见很多,传承这种舞蹈的人也渐渐稀少。在这里我想提及下大家都或多或少都知道的新西兰毛利战舞的野性,并不是只有外国才有这种野性的舞蹈,毛利战舞通过体育运动赛事让世界的人对其了解之多,这也许是我认为我们的民族舞蹈传承的关键之所在于不仅仅是艺术。

毛古斯舞

“一部土家史诗,传承先祖事迹”

毛古斯,土家语称为“古斯拔帕”“帕帕格次”或“拨布卡”,大意为“祖先的故事”。现在流传下来的茅古斯舞,最多展现的是土家族群体狩猎,庆祝丰收等内容。毛古斯舞是土家族古老而原始的舞蹈,作为土家文化活化石保存至今,是公认的舞蹈中的“活化石”“中国舞蹈的最远源头”。

茅古斯茅衣

土家人就用秋收过后的稻草为衣服,扮演原始初民渔猎农耕的故事,用以传递祭祀祖先创业功绩,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毛古斯主要是表现远古先民劳动和生活的故事情节,主要以土家族的历史、渔猎、婚姻、生活等内容,在恩施保留至今的剧目有《做阳春》、《赶肉》、《捕鱼》等,因而在我看来就是一部土家族的史诗,通过舞蹈不断传递着先祖与自然抗争的英勇开拓精神。

茅古斯捕鱼实景

在茅古斯舞中以“茅人”即“茅草人”的形象象征远古的先民,其中,一人扮演“普卡”的代表祖先,作为指挥者和主要的核心人员,手握茅棍,其余扮演“茅古斯”的则代表后代子孙。演出自始至终讲着土话,唱土歌,语焉一般人不明;表演动作以碎步进退,屈膝抖身,摇头耸肩,左右晃动等动作,显出野性、粗犷的民族气息,浑身颤动,摇头耸肩,茅草刷刷作响,模仿先祖的仪态。

现在流传下来的毛古斯舞,主要分很多篇章。其流程分为扫堂(意为扫除一切瘟疫、鬼怪,使后代平安)、祭祖、祭五谷神、示雄(生存和繁衍)、祈福等几个大段落,每个段落中细节繁多,例如有打露水、修山、打铁、犁田、播种、收获、打粑粑、迎新娘等等。

茅古斯研磨谷物茅古斯祭祀茅古斯狩猎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内容呢?原来是土家族的祖先住山洞,主要靠狩猎为生,毛古斯便有了打猎的内容。舞蹈展现的是一群人发现了一头野猪,怎么驱赶怎么用木头打死怎么合力抬回山洞,这就是整个“狩猎”篇章。后面到了农耕时代,毛古斯就加入了播种收获、打糍粑等内容。当然也有生育篇章的生殖崇拜,大多数男性表演者腰间捆有一条尺余长并用红布包头的草把代表男性生殖器官。

毛古斯舞的由来

“祭祀先祖,庆祝丰收,鼓舞人心以及传递知识”

在古时候,土家族世代生活的地区森林莽莽,荆棘遍野,人烟稀少,土家族先民为了觅食,或上山打猎,或下河捕鱼。后来又从渔猎生活步入农耕时代。传说有一位土家族青年独自下山去学习农耕技能,之后急于赶回山寨传授技能,一路上风餐露宿,一身衣服被山林中的荆棘撕扯成碎片,等他回到山寨时已是夜晚,正逢土家“调年”也就是过年,举行跳摆手舞等活动。他衣不遮体,不好露面,便躲在调年场旁的杂草丛中观看调年活动。不料几个参加调年活动的小伙子在草丛中发现了他,他只好走出来,急中生智地扯了一些茅草被在身上,参加到调年活动的人群中去。他用舞蹈的形式向乡亲们传授所学到的农耕技能。从此,土家人为了纪念这位传授农耕技能的先祖,每逢还愿、祭祖等活动时,都要表演“茅古斯”。

稻田里的茅古斯

所以茅古斯舞蹈从传说来看,依旧是在庆祝丰收之后对先祖的祭祀,对丰收之后的感恩,和我看来得以舞蹈教育于人的作用。土家族是一个拥有语言,但是没有文字体系的民族,在土家族的传承过程中,我认为从语言的口口相传,到外来文化影响,形成不同地域土家族语言的偏差。先祖为了传承土家族的精神及狩猎,农耕,生育等内容便通过这一部史诗巨著茅古斯舞。一来纪念了共同的土家族祖先,二来给传递了土家族人的精神财富,三来传递了土家人的日常生活技能,这四来便是抵御外敌之时,用舞蹈鼓舞士气。

历来对茅古斯舞的记载

“虽现无明确典籍记载下来,有如下考”

《华阳国志巴志》记曰:“周武王伐封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倒戈……前歌后舞也。”又云:“阗中有渝水,穷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

《通典》卷一四五记云:板析蛮的巴渝舞,本也是一种军前舞,舞典有矛渝、安台、弩渝、引辞”。

《宋史乐二七》载称:“四夷乐者……岂容淆杂大乐,岂可施于广庭,与大乐并哉”

唐樊绰《蛮书》记云:巴人传正月初夜,鸣鼓连腰以歌,为踏蹄之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