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其俊找到薄弱学校蝶变的金钥匙

郭其俊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变革和品牌建设的领军人物。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毕业。特级教师,首批正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深圳大学教育硕士兼职校外硕士导师,深圳市福田区福田中学原党委书记兼校长。

共性问题

有这么一所学校: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生源不足而且还在不断流失,教师人心浮动思走者众,家长怨声不断,社会口碑差得不能再差……失地利人和,这所薄弱学校还有希望吗?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三年后,这所学校华丽转身,一跃成为人人称赞的“家门口的好学校”。是什么让学校发生了蝶变,是谁让学校实现了涅槃?

这所学校就是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附属小学。关键人物是他——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郭其俊。

典型事例

院校一家,教研学一体化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前身是深圳福田区竹林小学,地处城市边缘。由于地理位置和复杂的社区状况,学校发展每况愈下,附近的家长都不愿将孩子送到学校里来,舍近求远,宁愿开车十几公里送孩子上学,在校学生每年都大幅减少,学校的不少老师四处寻找“下家”,人心惶惶,学校的生存成为“问题”。而同时,附近居民要求办“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呼声日高。

福田区教育局决定将全国首家县区级教科院——区教科院进驻学校,不仅改了校名,学校发展方向也由此进入了由教科院主导的快车道。

学校大计,教师为本。教科院充分发挥教研员的示范作用,走进学校进行课程调研,对附属小学的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方式以及班主任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教研员对附属学校老师进行指导,实行双向互动流通,发挥“1+12”的作用。教科院的所有教研员,都需要在附属学校带徒弟,担任副班主任,为附属学校的老师们上研究课,带领他们一道做课题,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同时,附属小学的老师们,也被吸收成为兼职的研究员,参与教科院研究工作以及项目设计和推动工作,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学科看学科,从更大的层面上思考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平台。

语文教师张春霞就是在这种教研学一体化氛围中,边学边研,边研边教,从而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代表。与教研员“师傅”一起做教学设计,一起打磨高效课堂。经过两年的锤炼,张老师现在已经成为骨干教师。她说:“每次与教研院的老师磨课,他总能从我的角度出发,帮助我发现问题,大到课程的构思小到每句过渡语的语气和措辞,他总是不厌其烦帮我讲解、梳理、演绎,认真负责的程度甚至超过了自己。从老师那里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教学技巧,更从他的身上感受到‘躬身共学’的师者的风范。”

课程是一所学校最核心的竞争力。教科院进驻之后,学校对课程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系统安排,从零散化到体系化,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了由“品性养成”“学科素养”“多元自主”“七彩节日”四大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具备了全面性、整合性、自主性三大特色。课程目标直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的是立德成人、立身成才、立志成功的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

课程的变化,不仅带来了学业水平成绩的大幅度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幅提升,多名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新教师也成长迅速。目前全校专任教师93人中,有省级教学能手1名,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区学科带头人1名,区中青年骨干教师10名,校级学科带头人5名,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名,深圳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9名,福田优秀园丁4名,全校小学高级教师占比超过70%。比如音乐老师吴丽娜,获得了全省专业比赛的第一名,成为省内金牌教师……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展示出教科院附属小学教师特有的风采和强劲的实力。

将根扎深,将梦做大

走进学校,开阔的广场,高矗的教学楼以及墙体上富有设计感的的校名,让人心旷神怡。拾级而上,“把根扎深把梦做大”的办学理念文化墙渐入眼帘。进入教学区,教学大楼围成一座四合院,色彩柔和,草木瑰丽多姿装点,犹如步入了一座森林中的学校。

一进入教学楼,顿时目不暇接,各个角落挂着孩子们刚入学时写的“梦想牌”,随手握住一块独特造型的梦想牌:“希望六年后毕业的我,成为一个学习达人,自信每一天。”孩子们本真的心声让人动容。从二楼到四楼分别是诗、书、礼、艺主题文化廊,精心挑选的读本、精致的书柜、舒适的环境,目所能及,手之所触,无声育人。

教科院进驻后,在强师资、建设课程体系的同时,重构学校文化,精心打造学习场所、学校环境。典雅别致的校园,引来无数的同行前来观摩、交流。

针对学校顶层理念混沌不清,一训三风老套,不符合新时代学校发展要求的情况,教研院和学校领导班子发动全校师生参与,共同提“把根扎深把梦做大”成为新的办校理念。

把根扎深,就是以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面育人,在“品性养成”课程与社团文化中,处处能体现。如学校四大传统文化“礼”节之一的“蒙学节”,针对一年级孩子开启智慧,启蒙思想,为新入学的学生设立“击鼓明志”“朱砂启智”“跨越礼门”“敬师有礼”等环节。

在校园里,常常能听到来自传统文化的回声。各个年级孩子都要对国学作品进行吟诵,一、二年级的同学吟诵《弟子规》,三、四年级的则吟诵《三字经》。孩子们每天早上和中午都要吟诵20分钟,上午和下午排队的时候也要吟诵,上课铃也是用的吟诵的铃声。校长刘税娟说,“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不仅让孩子渐渐积累语言能力,更让孩子在吟诵过程中,让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入心入脑,并令其导之以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把梦做大”,就是让孩子尽展所长,尽展所想,尽展所创,绽放精彩,释放天性。为了培养每个孩子的专属特长,学校除开设了40多门多元自主课程,有10多个社团,让孩子每一天都能参与到自己的爱好中去,民乐社、曲棍球社团、国际象棋、国旗班……类型多种多样。曲棍球社团组队不到一年,就获得广东省亚军,国际象棋社团邀请名师大咖和孩子共同作战,如邀请了谢军大师和孩子进行车轮赛。30多人组成的女子国旗社团常在市区各大活动中亮相,展示孩子们昂扬向上、英姿飒爽的形象。舞蹈社团也获得了福田区的特等奖,还参加了鹏城春晚。孩子们在社团里的表现各放其彩,快乐成长。

文化的重构,环境的优化,孩子的成长“一天胜似一天”,年至年短短两年,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位变得一校难求,社会的赞誉纷至沓来,名声越传越远,前来观摩学习的学校越来越多,福田区教科院附小一跃成为广受社会赞誉的“家门口的好学校”。如今,学校经过由“好”向“优”的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更加完备,社会美誉度在全国打响,成为“由薄弱走向优质”学校的典范。

治校密码

郭其俊刚带团队进驻学校时,就提出办教科院最好的附属学校。有何绝招呢?郭其俊总结出统、整、导、寻、展五字方针:统一党委领导,整合优质资源,开展课程制定、教学方式以及班主任工作指导,解放课程,展示经验辐射兄弟学校,形成一套独特的理念,助力教科院附属学校腾飞。

统:拒绝断层,统一建立领导

不同于大学附属学校开展高等学段对初等学段间的纵向指导,教科院对于附属学校的指导,则是同一学段间相对领军的人群进行高位横向指导,更加了解同一学段间发生的事情,更有利于统筹规划。

统,还包括了在福田教科院办附属学校过程中,起到了全局性作用,是教科院为附属学校指导的基础,建立了统一的党委领导,为附属小学做好顶层设计。

整:整合资源,搭建交流平台

整,顾名思义即整合资源,将教科院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调配与共享。中国教科院是福田教科院的重要智库资源,在附小设立了办公室,使中国教科院资源和学校无缝对接,便于开展调研、指导。

此外,这还意味着福田区教科院在更大范围内搭建各类平台,为学校提供展示的舞台。例如,举办教育界高峰论坛、邀请全国赫赫有名的教育专家刘长铭、朱华伟和曹衍清等前来考察等。

导:双向流通,起到“1+12”的效果

郭其俊强调,“导”不仅仅是教研员对附属学校老师进行指导,更是双向互动流通,起到“1+12”的效果。区域内名师、教研员走进课堂听课、评课,为课堂出谋划策,提供优化方案,甚至还将参与班级管理,担任班主任、科组任课老师。其中,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都将亲自在学校带徒弟,青年教师得到名师亲传,将快速成长,从而带动学校发展。

寻:让学校找到并建立自己的特色

教科院根据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寻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建立独特的课程体系。自从教科院进驻之后,学校对课程建设有了顶层设计、系统安排,从零散化到体系化,建立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融合体系。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融合,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融合,形成“1+1”课程,培养适合未来社会的人才,从而让每一位师生都有希望、有能力、有可能创造机会发展自己。

展:为城中村学校提供优质样本

展,就是发挥品牌效应,传播城中村学校发展的经验。将教科院附小作为城中村学校发展的典型,促进学校反哺、辐射作用。教科院将经验带到同样是城中村学校的兄弟学校中推广,助力兄弟学校转型。

展,还包括品牌的传播和推广。教科院附小作为福田区区域教育发展的典型,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