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边境,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瑞丽

北京白癜风价格是多少 http://www.txbyjgh.com/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活,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碧波荡漾。”

我们六零后从小就是听这首歌长大的,那时还把家里的被面裹在身上扮傣族女跳舞。一直以为那首歌写的是西双版纳,结果,后来才知道,这首歌写的是瑞丽。

瑞丽是云南一座美丽的边境城市,东连芒市,北接陇川,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山水相连,村寨相望,毗邻缅甸芒秀。它有着国家级口岸城市木姐。是中国唯一按照“境内关外”模式实行特殊管理的边境贸易区。

瑞丽属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这点和我们阿坝州一样,主要的民族是藏族和羌族,汉族成了少数民族。

他们主要的民族是傣族和景颇族。长居的汉族成了少数民族,倒是天南海北的旅游之人不少。

景颇族不那么熟悉,但有一部老电影叫《景颇姑娘》就是反应景颇族的故事。真的应该感谢长影厂,在解放后短短17年时间拍摄了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让我们了解那些民族的生活故事。

傣族不用说了,太熟悉了,电视里画报上都见过不少傣族美女。我国著名舞蹈家,也是云南第一只孔雀就是傣族舞蹈家刀美兰女士,当年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见到她的风姿绰约。

在距离瑞丽十公里处,有一个景点叫“一国两寨”它刚好位于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是典型的“一个寨子两个国家”地理奇观。

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的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

寨中的国境线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因此,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农民家里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

边民们每月数十次地穿越国境线而浑然不觉。寨子里的老百姓语言相通,习俗相同。

这里可以荡秋千,在秋千架上体验出国回国,不需要护照,不需要出境证,边荡边喊出国,回国,中国,缅甸,很好玩。

当然,这里的百姓更好玩,他们应该有特殊证件,可以随时出国。不过,两边比起来,明显中国村寨要好多了,缅甸的寨子有着像我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样,很旧。不过,他们的寺庙很豪华。

缅甸一直都不太平,因此也没有办法搞建设,缅甸孩子到中国来读书的不少。

边境小学一百多学生就有六十多个缅甸孩子。当然,他们每天放学就回国了,然后第二天上学又出国。他们留学太容易了。

至于我们中国的农民,过去出国就是为了进行一场跨国追捕(鸡跑到缅甸去了)出国收获长到别国的瓜果,然后拿到自己国家卖。

当然,如今边贸火热,中国的珠宝商人到缅甸进货也不少,腾冲的翡翠打的招牌几乎都是缅甸翡翠或者缅甸玉。

不过,司机告诉我们,原材料都是中国的,只是在缅甸加工而已。不过,这一加工,价格就贵了。

在71号界碑旁,以及国境线上,游客们在拍照留念,一激动脚踏两国,惹得边境线上的工作人员

来干涉。

这里有一口井,也是两国共有,井边还立有一块石碑。刻着陈毅元帅的诗《赠缅甸友人》。人太多,没有拍下来,但我一下就记起这首诗,因为它被谱曲传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演唱过。

歌词是这样的: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我汲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

彼此为近邻,友谊长积累。不老如青山,不断似流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反帝得自由,和平同一轨。

彼此是胞波,语言多同汇。团结又互助,和平力量伟。临水叹浩淼,登山歌石磊。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

将中缅友谊歌颂得淋漓尽致,加上李谷一的深情演唱,当时流传很广。

缅瑞段的国境线是弯弯曲曲、犬牙交错且没有明显的界限的,有时一条小沟渠或是一个田埂,就是两国的国界。

在银井“一寨两国”景点,如果没有中方一侧威严的国门和值勤的边防武警以及对面缅方高挂的国旗和缅方移民局办公房,你根本就感受不到这里是两个国家,出入其间的两国边民就像随处见到的情景一样,骑着摩托车、自行车或者手扶拖拉机自由往来。

这里的国境线有一段称为最贵国境线,是用玉石铺成的,还有一桥两国的桥阶梯也是镶嵌着玉石,旁边有提示,不要抠玉石,但还是有不自觉的人抠掉玉石。

这里的房子三角形屋顶重重叠叠的,应该是傣族风情吧!很好看。而缅甸的那边寺庙不少,但佛像都粗糙。

这里除了一国两寨,还有姐告国门。

姐告,傣族语,意为旧城,是中国云南省最大的边贸口岸,云南50%左右的边贸物资从这里进出,为云南省瑞丽市的新经济开发区。

姐告位于瑞丽市南面4公里处,面积1﹒92平方公里,是国道的终点,有“天涯地角”之称。它对面是缅甸的木姐市。

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姐告边境贸易经济区”,在81号附1号至82号界碑处,建立中缅商贸一条街。街上商号林立,商品琳琅满目,两国边民在这里频繁贸易、友好相处。主要交易品有玉器、树化玉、其他免税商品等。

这里买东西很有意思,市场位于中缅街的缅甸方,水泥柱子之间一张大网隔着,有防雨棚,水泥柱和铁丝网绿植垂挂,攀援到防雨棚,倒是可以遮挡太阳。

缅甸人在铁网里边卖,中国人在外边买,互相比划比划,他们懂得起,而且交易用人民币,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弄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