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晚结束了,看过整场晚会的观众,相信都被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震撼住了。青绿腰的每一次扭动,感觉都是身体的极限,观众直呼:“青绿腰好美好绝!”
01何为青绿腰?
“青绿腰”的取义源自于《千里江山图》中一个叫作“险峰”的画作名词,指的是山峰最险峻陡峭的地方。险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座山峰的气质、特点。青绿腰以“险峰”取义,就是为了追求体形成几何状态下通过腿部、腰部等多部位核心力量协调配合使身体呈现出上身稳定笔直,并与地面几乎保持平行的舞台效果,达到人体极限,传递一种“艺高人胆大”的自信之美。
02何为《只此青绿》呢?
央视春晚《只此青绿》(部分选段,整个舞蹈诗剧包括“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登录央视春晚前在国家大剧院等地已演出过,一票难求,到目前点赞数都超过三亿)是以北宋王希孟创作绢本设色画《千里江山》为背景创作而成的舞蹈诗剧。在表现形式上采用了:“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
03为什么要将《只此青绿》搬上央视春晚舞台?
纯写意的节目搬上春晚是有一定的风险,不过《只此青绿》登陆春晚之前就已经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等其他地方上演,观众反响特别好,这也是最终决定搬上央视春晚,让国人共赏的前提条件。那么为什么要把《只此青绿》搬上春晚舞台?
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可以称得上宫廷青绿山画作的巅峰,融入了“”行、望、游、居“”的空间意向,有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和谐发展也是我们当下的需要思考的问题。
其次也不得不提国风、国潮的兴起了。不同于上个世纪的崇媚洋外,现在的年轻人更加喜欢我们自己的东西。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可以说:“北宋的就是世界的”。《只此青绿》演绎《千里江山图》不仅展现了宋代美学特征和服饰样式之美,更让青绿山水在舞台上"活起来"。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让人喜欢。
04《只此青绿》想表达什么,这个节目的价值又在何处呢?
舞者身着青绿色曳地长裙,头梳高耸云霄的发髻在山水画作间舞动,所有的动作不再展现女性的柔美,而是以袖作剑,以刚为美,随着韵律节奏,用一种刚性之美舞出磅礴的气势。这就是自信,文化的自信,国潮国风的自信,是民族复兴乃至重回世界之巅的大国气魄。这就是《只此青绿》所要表达的东西,也是这个节目的价值所在。
其实我们有很多好东西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徜徉,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去发现、传承、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