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队在六月六民族舞蹈大赛获奖。
7月8日农历六月初六,在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村“回眸70载奋进新时代”六月六风情节活动民族舞蹈大赛上,一支青春靓丽、身穿民族特色服装,来自贵安新区党武镇摆门社区的原生态苗族舞蹈队成为观众的焦点:她们的民族舞蹈《绣嫁妆》以浓郁而独具民族特色的表演风格和颇具深意、蕴含民族历史文化的舞蹈内涵表达获评一等奖。
赛后,她们的表演节目《绣嫁妆》被观众发到抖音、快手等媒体上,瞬间点击率上万,火爆异常。 马场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主任王乃燕说,这届民族舞蹈比赛水平之高,被评委盛赞为“罕见”“豪不逊色于专业比赛”。从来自贵安新区本地和安顺平坝区、贵阳花溪区、黔南州长顺县广顺镇等地的5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证明了党武镇摆门舞蹈队是多么的优秀。
身穿毛线绣的摆门社区原生态苗族舞蹈队。 “人美,舞美,衣服美,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绣嫁妆》这样精彩的民族舞蹈。”来自贵阳的游客李强说。 她们是一支刚刚成立的舞蹈队,队员全部是苗族美女。 “我们几个好姐妹平时就喜欢跳舞,一开始只是自己相约在社区小广场上互相学习、交流舞蹈等民族文化。后来,被社区居民们看到,常常围观点评,给我们支持点赞。最后我们决定系统学习舞蹈,组建原生态苗族舞蹈社团。”舞蹈队负责人杨丽莎说。 据了解,在6月15日,摆门社区原生态苗族舞蹈队经过1个月的培训,在年贵安新区党武镇民族歌舞培训班结业汇演中就以《送嫁妆》系列舞蹈荣获多个一等奖。 “《送嫁妆》这个舞蹈,取材于苗族女子新婚出嫁时,闺蜜好友前来庆祝、梳妆、对姐妹歌、吹起芦笙、姊妹箫送行等民族习俗情节,表达了姊妹情深的思念之情,演绎了民族历史文化。”舞蹈队队员陈丽说,“我们还有一套自己制作的‘毛线绣’民族服装,也是一项民族瑰宝。和网上传自欧洲的以羊毛绒为材料制作的毛线绣(又称‘绒绣’)不同,摆门苗族女子很早就用中国传统毛线等材料进行服装刺绣,其图案、色彩、绣法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风格。” “我们正在收集和整理‘毛线绣’的一些历史资料,并希望把它申请为非遗文化项目。”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黄镇华
编辑田菊
编审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