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香哩歌谣唱响瑶乡美好新生活蒙虢鼓敲

<

在我县金秀镇白沙村,有这样几位特殊的老师,她们不领工资,但是每周末却准时给一群孩子上课,她们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传授具有茶山瑶民族特色的香哩歌谣。近日,这个特殊的学习班又迎来了一项新的学习内容,孩子们将要学到来自本民族的传统乐器蒙虢[guó]鼓的打法。

点击下方视频

孩子们的香哩歌谣唱响瑶乡美好新生活,表达了瑶家少年心向党,热爱祖国的情怀。

▲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讲课

教室里,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的口令,跟着节拍拍击鼓面,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之中。虽然手上拍的是非洲鼓,但学的是茶山瑶蒙虢的节拍打法。

什么是蒙虢鼓

蒙虢鼓原名瓦鼓,它是每逢民间节日或红白喜事,茶山瑶道公用于祭祀的一种重要法器。后人取勇猛之意命名为蒙虢,现在多用于乐器演奏或舞蹈伴奏。蒙虢鼓鼓身为陶制,通长55厘米,一头细长如筒,一头为圆腹状,两头蒙以牛皮作鼓面。鼓声清脆,给人喜悦之感。

▲蒙虢鼓

▲培训班老师苏红和苏莉淳

“我们这个培训班叫香哩蒙虢培训班。”培训班老师苏红和苏莉淳介绍,为了传承茶山瑶的民族文化,该培训班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免费教学,每天一个小时,到目前为止一共教了11首瑶歌。

▲培训班老师陶晓敏

对于为何用非洲鼓代替蒙虢鼓教学,培训班老师陶晓敏说:“因为蒙虢鼓的制作原材料是陶土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制作成本相对较高。由于非洲鼓敲打的节奏和音域与蒙虢鼓相似,且鼓身轻盈,方便儿童练习,其实它打出来的节奏是一样的,所以目前的教学暂时用非洲鼓来代替。”

据了解,陶晓敏的母亲是一位茶山瑶文化传承人。从小耳濡目染之下,陶晓敏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感谢县文旅局和茶山瑶协会对我们培训班支持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