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世承美濒临失传的民间舞蹈营口津式高

乌鲁木齐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03781.html

今天做客到《主播带你去旅行》的嘉宾为营口津式高跷第二代传承人宋宝月

营口津式高跷第三代传承人刘玉珍

主持人远方和子兴

遗世承美

千百年来,在营口这片热忱的大地上,祖祖辈辈积累下了无数的经验和智慧,让文明与非物质的遗产流传至今。这些先人们留下的厚重礼物是经过时间沉淀的宝藏,值得被深刻而虔诚地传承。时至今日,许多非遗与传承者仍然在营口的土地上谱写着动人的颂歌。

每周二,跟着小编,穿过历史走到文化遗产的背后,探寻这一门门精巧技艺背后的质朴与人物背后的温度。

第五期——营口津式高跷

有史料记载,中国自汉代起已有高跷。宋时称其为“踏跷”,明以前尚属杂技、百戏之范畴,至明清才逐渐发展为当今的表演形式。天津素有“高跷之乡”的美誉,津沽高跷会早在明代就已出现,至咸丰年间已臻成熟。19世纪后期,由于灾荒、战乱等原因,大批山东、河北关内流民为讨生活闯关东来到大连、丹东、营口等地,高跷就这样由天津传至丹东、营口地区。天津高跷在营口称为“营口津式高跷”,是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图片为网络视频截取

营口津式高跷源于天津卫(天津市周围县),俗称“卫跷”。清朝末年随天津移民传于营口,活跃于营口市区西部渔民和船工中间。年营口开港后,由老艺人发起组织天津高跷秧歌队,主要成员有渔民、船工、手工业作坊工人。

营口津式高跷表演——棒子舞

节日里走街串巷表演,有时还为商业服务,在营口西大庙、大石桥迷镇山大庙会上影响广泛、兴旺一时,逐渐成为营口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

营口津式高跷气氛红火热烈,风格古朴豪放,跷身高于其他高跷,又称“高腿子高跷”,属“冀跷”,是河北省高跷流派之一种。又多有高难动作,区别于本土的辽南高跷。营口津式高跷表演内容大都取材于劳动生活、民间传说、故事,情节简练、跷技精湛,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市民阶层的喜爱。

《辽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整理的一些营口津式高跷角色动作

营口地区的津式高跷表演人员组合一般14人,多则24人,成偶数变化。表演时讲究成双成对翩翩起舞,二人对舞形影不离,配合默契,在演出的场面构图上讲究和谐对称之美。演员表演风格各异,或英姿飒爽、或淳朴自然、或诙谐幽默、或委婉柔情。

表演队伍通常由头棒、卖豆、坐婆、樵夫、青杆(青蛇)、白杆(白蛇)、渔翁、傻公子、傻妈妈、傻儿子、文锣(八姐)、武锣(九妹)、文鼔(杨香武)、武鼔(黄天霸)等14名行当人物组成。表演以“老三点”伴着“行进步”打开场子,以“拉骆驼”的造型向观众致意,以“乱三点”伴着“逗群场”掀起小高潮,在赏心悦目的“杂耍点”伴着“下对子”后,以快节奏的“乱锣”伴着“二龙吐须”把表演推向高潮,最后以走大场收场,且所有的表演人员要排成一排,称之为“拜观众”,以表示对观众的尊重和感谢。整个表演既突出表现各段特色,也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程序。

营口津式高跷表演——锣鼓四件

营口津式高跷精彩之处的“锣鼓四件”,由表演者踩在高跷上边舞边敲打——他们既要敲出慢三点、快三点、花点、五轮等各种复杂锣声鼓点,又要舞出各种舞姿;而普通的高跷,锣鼓手则是单独的,随着表演队伍边走边敲打。营口津式高跷一般用两鼓两锣,称为“四大件”,或者用四鼓四锣,也就是“八大件”。它的旋律也各具特色,如慢三点,自由舒展,浑厚抒情;快三点却高昂激越,活泼畅快,铡草则墩实有力,错落有致,花点是切分音型别具匠心,大有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之美,五轮对偶有双,有问有答,音韵优美。虽为简单地锣鼓敲打,并不使人感到单调乏味,而是融合悦耳,引人入胜。

津式高跷的表演形式有“街趟”、“架象”、“圆大场”、“走花场”等群舞和“秧歌戏”情节表演。行进中高跷队有自携的双棒、手锣、渔鼓、小钗等打击乐器敲打伴奏,烘托气氛。

街趟是在街头列队的群舞,动作齐整,鼓相统一,节奏欢快,表演节奏由持双棒者头跷做指挥,引领全队边走边舞,是展示阵容的集体亮相表演。架象是集体造型,常取“吉祥如意”、“太平有象”、“四季平安”等意象。按习惯在大场合、如庙会、官府门前、大商号府第展演。圈大场是群舞,目的是在观众中圈出表演场地,鸣锣聚众,在场地上展示队伍场面。舞姿轻盈,击棒鸣金,翩翩起舞。

营口津式高跷随营口的经贸发展而发展起来,是营口开埠和商贸文化兴旺的历史见证。营口津式高跷秧歌自传入营口后,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几经浮沉。年,营口津式高跷参加“全国交通运输职工文艺汇演”,获得优秀表演奖,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年大庆”,营口津式高跷队被选调进京演出。

八十年代营口津式高跷在渔轮厂演出结束留影

“文革”时期销声匿迹,年,营口津式高跷队在营口市渔轮厂重新组建,短暂发展后又逐渐解体,年在营口市西大庙社区再次成立起高跷队伍。年,营口津式高跷被列入辽宁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的保护,但造诣较高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愿意学习津式高跷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能展示跷上绝活的老艺人大多年逾花甲。虽然目前营口津式高跷队伍有近30人,但平均年龄约65岁,津式高跷的传承人宋哲(原名宋宝月)今年也已经七十六岁,由于年龄的原因,整支高跷队已不能上跷,只能平地表演。

04:55

作为营口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营口津式高跷是是营口近代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近年来,市非遗保护中心已经对营口津式高跷开展了抢救性保护,走访艺人,搜集资料,进行声像资料采集,组织培训、展演。营口津式高跷近年来也参与了很多公益演出,活跃着社会文化,更是广泛展示着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也期待着更多年轻人喜欢这项艺术,加入到传承的队伍中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