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一段体结构。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作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对美丽的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歌曲旋律明快、节奏跳跃,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富有寓意和浓厚的情感气息,这首歌曲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沐浴在春雨中,师生一起寻找音乐的乐趣。

学情分析:

这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模仿性强,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他们所掌握的概念绝大部分都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前面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在教学中应以游戏为主,抓住学生模仿性强、好动的特点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采用生动的情境启发诱导,自发的练习巩固基础,形象的演示点拨指导,自创的游戏灵活运用,从而创设生动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接收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教学目标:

1、聆听及感受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歌曲特色,有感情的演唱及表现歌曲。

2、正确击拍及演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创编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3、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民族情感,初涉音乐中的家乡概念,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开展唱、舞、奏、创等音乐实践,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八度跳进和附点节奏,尝试创编蒙古族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二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

2.启发谈话。

师:很高心和同学们一块学习,老师有一件高兴的事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老师前不久去了一个地方旅游,录了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老师想考考你们,从这段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场景?你还听到了那些声音?嘘!别出声、闭上眼,别吓到我们的好朋友。

3.牧场之声。

①课件播放,学生闭眼、聆听。

课件说明:这是一段复合音效,音乐有明显的草原风格,其中合成牛羊叫声、小鸟叫声等多种牧场动物声音。

②反馈交流。

A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感受到了一副怎样的场景?

B学生汇报,师简评。

教学策略:允许学生的天马行空表达,教师注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