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的起源为了习武和庆祝,演变出反映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08180.html

原始社会时期,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经常发生掠夺性和复仇的战争。频繁的战争生活,造就了习武、模拟战争、庆祝胜利等反映战争生活的舞蹈,我们习惯性地称这类舞蹈为“武舞”,他们反映在古文献以及传说中,也反映在遗存的古崖画中,甚至反映在民间遗存的这类舞蹈中,生动地展现了原始武舞的真实形象。

历史上有刑天氏舞干戚的传说,又有禹征有苗不服,后舞干、羽七十天,有苗始归服的传说。看来,“干戚舞”似乎是古代武舞的一种重要形式。“干”是盾,属防御性武器,用以抵御敌人的进攻。“戚”如长把斧,属攻击性武器,用以砍杀敌人。人们为了灵活地运用这些武器,必须进行操练,在操练和实战的过程中,形成了运用这些武器的动作和姿态,这就是干戚舞的生活来源。执干戚等武器而舞的舞蹈形式,从远古一直流传到今天。

之后这种舞蹈形式,不仅在宫廷礼仪祭祀舞蹈中出现,更多、更生动的则是民间保存的武舞。明代戚继光曾在他所作的《纪效新书》中提倡士兵练《藤牌舞》,所谓“藤牌”,就是用藤条编制的轻便盾牌,用以锻炼士兵闪滚等技巧动作,增强灵活性。明人钱古训在深入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后写成的《白夷传》中,提到当地民间有“舞干为宴”的风俗,筵宴中舞盾,当然是表演性的娱乐节目。

云南古老的沧源崖画有不少一手执盾,一手执矛的人物形象,他们挺身,又腿而立,姿态雄健,从周围的画面看,不像是实战中的人物,更似手执武器的舞者。广西花山崖画中,有人形高大的首领,腰佩环形刀,作骑马蹲裆势,张臂而舞的形象。在他的周围有数行排列整齐、舞蹈动作一致的群舞者,也许他们是在为欢庆胜利起舞。

沧源崖画有类似“石流星”的武器,这种原始武器的运用,也发展成为了今天杂技、武术中技艺精湛的“水流星”、“火流星”等表演艺术。直到今天,我国各民族民间仍保存了极其丰富的手执武器而舞的各种舞蹈,如民间武术和古典戏曲中的“把子功”,利用刀、枪、剑、戟、矛、盾等武器起舞,舞姿雄健英武,节奏鲜明强烈,技艺高超,丰富多彩。

此外,如民间流行的《盾牌舞》、《藤牌舞》、《刀舞》等等,与远古时代的《干戚舞》等舞蹈形式都是一脉相承的。随着这些武器的产生,在操练与实战中,产生了运用这些武器的技法与舞姿,从而形成了我国各民族风格不同的、丰富多彩的手执武器而舞的多种“武舞”。

它们是我中华民族传统舞蹈中颇具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特点是:武术与舞蹈的巧妙结合,技巧高,难度大,技艺融合,气势昂扬。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这正是此类舞蹈在我国历史长流不衰不断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古代“武”“舞”不分的重要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