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土家族文化研究关于服饰饮食婚

乌江航运的开发利用,打破了中原与黔东北地区民族间的文化壁垒,完善了各民族间的融合,这一地区由此得以“纳入职方”,隶属中央政权建制,并在原巴人故地设巴郡、黔中郡、南郡。东汉献帝建安六年(年),在德江县境内乌江东岸置永宁县,三国时改为万宁县,北周时改为费州;隋朝时建庸州,治扶阳县、涪川县;唐宋复置费州,领涪川、扶阳、城乐、多田四县;南宋时建龙泉长官司,元时置思州,明洪五年改为水德江,明洪十一年至清时置安化县,民国二年改为德江县。从东汉迄起,德江建治史逾年,创造了灿烂丰富的土家文化。古朴独特、源远流长的土家民间习俗,成为德江土家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服饰

德江土家尚短衣之俗,喜用五彩丝线在衣裤、鞋上构图钩花,色彩鲜艳,构图奇特,图案别致,有“新媳妇花布衫”之俗。保留着鲜明的土家族文化特色,又受巴楚服饰习俗文化的影响。

据《汉书?叔孙通传》云:“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汉王喜。”《隋书?地理志》载:“承盘瓢之后,故服装多用斑布为饰。”除以银、玉为饰外,连芳馨的花草也常被用作服饰,这是德江土家人服饰习俗上一个鲜明的地区性特点。走亲访友,妇女喜发挽髻,戴帽或家织土布缠头;喜戴手镯、足圈、纽丝圈、一颗印单股子、三镶戒子等;胸前喜饰“牙签”,上系银链、银牌等大串装饰品,喜穿青、兰、粉红绸子和五色丝线钩绣有“红梅吐艳”“桃李争春”“蜻蜓戏水”等花草虫鱼的花鞋……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腰饰。史载,“土王以下,男女皆以细腰为美”。土家人喜穿“大腰裤”,穿时将裤腰折叠,用棉纱织的裤带扎系,俗云:“腰间系根绳、胜过穿几层”,这是土王束腰的遗风。

饮食

饮食是物质文化和社会风俗中最能反映民族或地区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德江诸族的饮食文化鲜明地带有土王的风俗。

喜食酸辣。此习俗在后世的土家族习俗中都有所体现。几乎家家有泡菜、腌菜坛子,户户会泡菜、腌菜,如泡大椒、泡大蒜、泡豇豆、泡葱头、泡萝卜、泡鲜姜等,这些菜经盐水掺白酒和红糖浸泡后,似酸似甜似辣,清脆可口,大有开胃之功。喜饮麻糖水(饮料)和油菜(熬熬茶),有的地方几乎每日一餐,清香可口。喜欢配上米花、米线、麻饼、花生、泡果等招待客人。这是德江土家族饮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饮食。

酒。土家族是善饮酒的民族。早在汉代时这里就开始产酒,沿河汉墓、潮砥大院子出土的酒器可佐证。《嘉靖思南府志》载:“土民率以高梁酿造,淡曰水酒。酽曰夹酒……各视其量饮之。”擅长用桂花酿酒,记曰“醪糟伏计酒,其酒经年不绝”,古称“蛮酒”。一年四季喜做“米酒”,又称“醪糟”,以糯米、粟米、玉米做成。

土家人饮酒方式别具一格。清代土家族诗人彭淦竹枝词曰:“蛮酒酿成扑鼻香,竹竿一吸胜过壶觞。”谚语云:“米酒连糟贮,寿饮插竹筒”。这种独特的饮酒方式由来已久,被称为“咂酒”,土司田舜年曰:“预储馔于山房,咂酒乍鱼,留余夜话”,今还留有遗风。

茶。茶是土家族生活的必需品。茶祖陆羽《茶经》载:“黔中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费州辖今德江、思南,说明千年前,德江不但产茶、产好茶,而且味道极佳,现即保存有费州、官林、老寨、熬熬、甜酒、鸡蛋茶等等。

凡来客,主妇必视其对象筛茶,层次级别颇有讲究。常客筛一般老茶,贵客筛费州茶、官林茶、老寨茶、鸡蛋茶、甜酒洒茶。夏天,天热口渴,山民用葫芦,竹筒提来沁凉清冽山泉冲甜酒茶、蜂蜜茶。冬天,喜喝熬茶。茶用大瓦罐置火坑间熬煮,常年不离,是土家火坑中的“不倒翁”。熬茶多用老茶叶或茶果,汤色深红,香气扑鼻。农忙时喜喝具有提神解渴、清香可口的熬熬茶,一般以茶叶、芝麻、腊肉、花椒、核桃、花生米等为主要原料。

婚俗

德江地区的土家族婚姻民俗不但有固有的民族性,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

自由恋爱之俗。因受远古伏羲兄妹(傩堂戏中的傩公、傩母)自由婚姻的影响,恋爱风俗一直较为古朴、自由,富于传统色彩,有别于汉族地区森严的封建礼教。土司时代诸族的婚姻都遵循同姓不婚,结婚不用媒,多以歌相亲,在溪涧、山林、跳舞、唱歌、生产中相互选择,彼此爱慕,双方满意后,征得傩戏土老司的许诺作证,即可成亲。《湘夫人》曰:“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筮。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透过这些神话色彩的词句,我们可看到一幅幅土家少男少女相约黄昏后,自由恋爱的生动画卷。

土家族哭嫁

“改土归流”废土司制以后,受汉文化影响,部分地区形成了“天上无雷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的父母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喜开姑表亲”“姨表亲”“肚腹亲”“摇篮亲”“背带亲”“扁担亲”及“兄亡弟娶嫂,弟死兄坐床”之俗。

“婚礼”是一人生之大礼。从周代开始,就依俗而约定了一套男女结合的“六礼”。《仪礼?士昏礼》载:“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新迎。”德江土家族在羁縻制度下沿用了先秦时代制定的“六礼”,并不断丰富发展,使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以“六礼”为纲,特点鲜明的一套纷繁复杂的婚仪,即:提亲、递书子、烧香、付庚、接亲、回门等诸多繁琐的细节。并有陪十弟兄、陪十姐妹、哭嫁、发亲、拦车马、拜堂、合卺(喝交杯酒)、闹房等诸多程序。

德江土家族婚礼

德江至今仍然流行“戴天头”婚俗,因其新郎是天而得名,意为“改发”或“戴头”。一般十八岁定亲的女子于农历腊月三十晚上,由父母作主,与天结为夫妻,由与姑娘同命的人为她解下红头绳,将姑娘的单辫发型改梳成已婚妇女的发型双辫,将少女的服饰改换成已婚妇女的服饰,这样即算姑娘成婚了。他们认为这一天是新旧年的交替,天不管,地也不管,先行“戴天头”仪式后,标志着其少女时代结束,并加入到已婚妇女行列;后世土家的女伴送亲制就是媵婚制的继承和发展,即新娘出嫁前一天晚设宴,由与之友好的九名未婚女子同新娘围席而坐,称为“陪十姐妹”又曰“带花酒”。同时,新娘的好姐妹要陪新娘一起哭嫁。新娘出嫁前,女方冠礼在家举行,寨中姑娘来“伴嫁”,吃“戴花酒”。

席间,伴嫁姑娘向新娘敬酒,要哭得有声有色,表达出深厚的情谊。行冠礼当天,男方把酒肉和礼品派一行人送至女家。男方迎亲队伍往女家,女方设酒关盘唱答辩。新娘出门前吃“离娘饭”,席间哥嫂陪父母给新娘敬酒,俗称“哥嫂酒”。新娘接受谁的酒,就要哭诉和谁的情谊。迎亲花轿回来路上,娘家亲戚要抄小路“拦截”,所以男方要在一些“关隘”渡口处备好酒宴进行招待,叫做吃“茅宴酒”。有的女亲因为路远没有赶上吃“茅宴酒”,就一直追到新郎家吃“赶脚酒”。花轿抬到家门口,由土老司摆案祭祖奠酒三杯。拜堂后新娘要跨过“七星灯”,即在筛子中摆七个酒盅,点为七盏灯。

丧礼

殡葬习俗是传统殡葬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蕴涵着土家人古老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观,有着深刻的文化涵义,尤其是粗犷雄健的丧歌丧舞充分展现了土家人的阳刚之美,表达了土家人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望。

土家族跳丧舞

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土家族由原来的火葬改为土葬,主持操办葬礼的土老司,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廷。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或悬棺葬。

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级的道场,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等名称。一般道场都履行下柳床、开路、荐亡、交牲、上熟、散花辞解、解灯、打烧棺、唱丧歌、跳丧舞、辞灵、扫堂等具体操作程序。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还请人唱丧歌,以哀悼亡人。

七日内,举朝夕哭,届七日,则设家馔,供灵上食,谓之“烧七”。每七皆然,以四十九为限。丧舞,《恋书》载:土家先民,“初丧、鼙鼓以为道衰,其歌必号,其众必跳,此乃盘瓠,白虎之勇也”。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丧舞,又曰“闹夜”,即在灵前由一司鼓、一司锣的歌师击锣鼓喊唱,二人入场对跳,手舞足蹈,众合而歌曲调激越明快。“丧舞”不仅带有巴人图腾之意,而且也受“民间傩”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今天丧葬活动的“五序”,即:入殓、奠礼、送葬、安葬、祭坟等不得随便越逾的程序。是德江土家族独特的丧俗。

民俗

德江民间信仰中遗存有大量土司民族文化因子,其中既有图腾崇拜及祖先崇拜的成分。

祭祀土王。《嘉靖思南府志》载:“六月二十四日为土王生辰日。至日,有庆神之举,居民盛装神像,鼓行于市,谓之迎社火……”德江各主要场镇原建有用于供奉土王神位的“土王祠”,每逢辰日,远近男妇,烧香朝礼,演古戏文,沿街巡行,以求平安和丰收,是土家族年度大庆。

信巫鬼。德江土家族尚巫之风,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将司马错率兵开发乌江而带来之“军傩”“民间傩”。《嘉靖思南府志》载:“信巫屏医,专事鬼神”“冬时,傩亦间举,皆古方相逐疫遗意”,认为神能祛鬼邪,凡有疾病、灾祸等,都要请土老司驱邪安神,演傩戏,以保健康长寿,居家安宁。

信土地。认为“土地”是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保一方清吉,佑四境平安之神。

村村寨寨都立有“土地庙”,还有“土地菩萨不放口,虎狼不敢咬猪狗”“千里龙神,抵不住当方土地”之说。

崇拜祖先。《嘉靖思南府志》曰:“大族建宗祠,零星杂居之户,皆祭于寝。有祠之家,春秋择其以祭。”凡大姓大族都建有宗祠,置有祭田,以祭祀祖先。各家各户堂屋安有神龛,塑神像供于此。同时,土家人崇拜白虎,以白虎为图腾,自称“白虎之后”。

《蛮书》载:“土人祭其祖,击鼓而祭,白虎之后也”。至今仍敬奉白虎,有“白虎香龛坐,福从天上落”之语。有世代相传的“还人头愿”之俗,后觉得太残忍,改为由土老司在自己头上划一道口子,用几滴血来祭祖,谓之“开红山”或叫“打替身”。今天的傩堂戏是土家族以虎为图腾的明证。

歌舞戏剧

《华阳国志?巴志》载:“武王伐纣,‘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德江歌谣,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天文地理、生产知识、故事传说、风土习俗、伦理道德等,几乎无所不包。按其形式可分为田歌、情歌、小调、风俗歌、号子、傩堂戏等几种。

打闹歌。又称“田歌、薅草锣鼓”,艺术家们称为田间舞蹈,是土家族的独特习俗。唱词多为歌唱生活、劳动等。主要以“歌”指挥生产、激励劳动热情,提高劳动工效,其历史可追溯到远古的楚俗。每当阳光和煦、雨量充沛的初夏时节,在绿浪翻滚的万亩梯田和玉米地间,打闹锣鼓声随处可闻,歌手嗓音宏亮,朴实粗犷,曲调高亢悠扬,热烈欢快,有时对唱之间加上对白,说唱相间,其唱词清闲自然,对白风趣幽默,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舒心开怀,干劲倍增。打闹歌的唱词十分丰富,大多来自于民间,通常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多种文学手法,音韵流畅、朗朗上口,具有极强的民族性。

情歌。是青年男女自由相爱,以歌联姻的一种独特形式。歌词多为“上四下三”的四句子、五句子。随环境而唱,随情而编辑,语言质朴,深沉含蓄,多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振撼力。

摆手舞。德江土家族自古被称为“蛮夷”或“南蛮”,崇拜虎,认为人死后魂魄化为白虎,并在祭祀中产生了舞蹈和歌词,后受儒家文化和巴文化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

花灯。融歌舞说唱、戏剧和杂耍为一体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大致可分为锣鼓灯、穿花灯、钱杆灯与戏剧灯等,其表演动作柔和优美,似微风吹柳,歌谣自如,诙谐逼人。伴奏惯用大锣、马锣、钹。表演者(一男一女)在热烈的音乐中,双手舞起腰带或一手舞腰带,一手执蒲扇相伴起舞,左转右转,常做一些“犀牛望月”“顺水推舟”等动作。调子多用“大呀衣调”“水呀衣调”等80多个。每唱完一段,众人帮腔,锣鼓衔接。线杆夹灯,由一男一女表演,随线杆音乐交错穿花表演,动作粗犷热烈,节奏性强,富有地方特色。

土家舞龙。德江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有“水龙”和“火龙”之分,水龙则是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大旱季节玩耍。而火龙是在大年初一至十五晚上,由领队人带领,逐家逐户给主人拜年,恭贺新春、送去吉祥,以增新年喜庆气氛。

“炸龙灯”则为正月十五晚上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表演。晚上龙灯队脱去龙衣,表演者只穿短裤,沿街舞着长龙,人们便将备好的鞭炮和自制的烟火,对准龙头,龙身、龙尾猛炸、猛放,团团火花在舞龙者身上翻滚。传说土司时代,土司求雨未果,非常气愤,令人编扎龙体,用炮猛炸后,使得雨下而形成的风俗,又讲,对龙身炸得越烂,来年年岁就会越好,因而人们举着鞭炮、焰火,尽情追炸,甚是壮观。

土家丧舞。一般由二人手执乐器对跳,由掌鼓师指挥。鼓声一起,舞者踏着鼓点,合着唱词,在灵堂上高歌狂舞,叫做“跳丧”。其舞步有“踩八封”之遗风,丧歌的曲调有“撒儿嗬”“叫歌”“摇丧”“将军令”“正宫调”“一字词”等数十个曲牌,节奏明快,气氛热烈;歌调多为七言四句,四三式,上下句,也有五句子等。受儒家文化影响,内容一般是颂古人、颂亡人及爱情故事,既有沿袭下来的成套唱词,亦有临场发挥之作,每唱完一段,最后要跟上一句“撒忧尔嗬”或“忧而愁”,表示为亡者及家属散忧解愁。

傩堂戏。傩堂戏始于商周时期,传于战国秦将司马错取巴国楚国,开发乌江,实行屯兵时期。秦国的宫廷傩、军傩、民间傩在这里得到稽留和发展,现保存有傩堂戏坛,从业人员人,涉及内容有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历史学、神话、语言、戏剧、美术、音乐及舞蹈等,有茅山教和师娘教两派。表演的核心是“冲傩还愿”“酬神娱人”,紧紧围绕神、鬼、人这一轴心开展活动,因而出现“傩祭”“傩戏”“傩技”表演形式和傩面具、法器、傩服饰等道具。

神案和开坛、开洞、闭坛活动禁严、神秘、肃穆,而又娱神娱人;傩戏表演动作夸张、豪放、变化性强、旋转幅度大,有“踩八卦”“踩九卅”之舞步;唱腔质朴,语言诙谐、风趣;音乐独特、内容丰富;服饰古朴简单,有头扎、法衣、法裙;面具形态怪异、夸张、滑稽幽默,有半堂戏12个面具和全堂戏24个面具之分;法器大小尺寸、图案、质地规定严格、富有象征意义,其来历大多有神奇的传说。

号子。德江船工在长期的艰苦劳作中创作了一种鼓舞干劲、挥酒胸襟的音乐形式——号子,常用的排号有“拖杆”“出艄”“提缆”“摇橹”“撑逢”“拉纤”等六种,其演唱形式为一领众合,领唱者随行船时的需要而编唱,指挥航船操作,多为联曲体结构,音调多为自由行腔,节奏、速度视需要而定,其特点粗犷、雄浑、高亢。

民谚。德江谚语中多与气候、物候、农事、处世、江河有关。如“立春前后十天霜,清明前后十天雨”,“重阳无雨看高山,高山无雾一冬干”“牛头背在牛背上,房前屋后雨满塘”“积肥没有巧,圈内勤垫草”,“火要空心,人要虚心”,“不是码头不湾船,不是亲戚不弯路”,“江边挑水井边卖,自付麻烦划不来”,“艄公不识水,桡夹子见了鬼,坐船的倒了楣”等等。

作者:李登佳

供图:德江县委宣传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