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范丨基诺族茶马古道上的孔明后

纵横华媒国际推出“华夏风范”平台,融通中外,展示中国城市文化。

分布着广袤雨林的西双版纳,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这种神秘源于这一地区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基诺山寨,就位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

在这里,生活着我国56个民族中被国务院最后一个认定的单一民族,也是西双版纳独有的一个少数民族——基诺族。

孔明后裔

“基诺”是本民族的自称,可释意为“舅舅的后人”或“尊重舅舅的民族”。

关于基诺族的族源,有世居说和南迁说两种:世居说认为在很早以前,基诺族的先民就生活在基诺山及周围地区;

而南迁说则认为基诺族的先民是从普洱、墨江甚至更远的北方迁徙而来,最终定居基诺山。

此外,基诺族民间还流传着其祖先曾跟随诸葛亮南征,因在征途中贪睡而被“丢落”在基诺山上的传说。

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在语音、词汇上与彝语支、缅语支都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基诺族没有文字,过去多靠刻竹木记事,新中国成立后,通用汉字进行书写记录。

太阳之鼓

大鼓舞是有少数民族《基诺族人》民喜爱跳的舞蹈,过去是过年时跳,现在每逢喜庆节日都跳的舞蹈节目。

在过年的盛会上,口嚼槟榔的老阿爹昂头打钹,头戴三角形尖顶帽的老阿妈低头鸣锣,大鼓先由村寨长老敲响,然后由年青的姑娘们敲击。

她们手执一木锤立于鼓前,双手上下飞舞,兴致高时,手执双锤,挥动四次敲两次,

其他的男女老少围成一个圆圈,徒手起舞,合着钹、锣和大鼓的节奏,

青年们旋转腰身,脚跟起伏,时而左脚稍前,时而左脚稍后,欢乐的歌舞通宵达旦。

身着基诺族服饰的青年男女,手持道具载歌载舞,气势恢宏。

打铁节

基诺族的传统节日以“特懋克”(一作“特毛切”)最隆重、最盛大。

“特懋克”即过年,意为“打大铁”,是基诺族人民为纪念铁器的创制和使用而举行的节庆。

传说有个一出生就手拿火钳和铁锤的小孩,生来就会打铁,打铁节便是为了纪念这位祖先。

基诺山乡文化站老站长资切形容说:“铁器对于我们基诺族而言就是一个神器。”

年,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根据基诺族人民的意愿,把公历的2月6日至8日定为基诺人民的“特懋克”。

节日第一天举行剽牛仪式,之后人们敲响牛皮鼓,踏着鼓点跳起欢庆丰收的“太阳鼓”舞,祈盼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第二天则举行开炉打铁仪式,打造犁锄为春耕做准备。

此外,基诺族还有祭大龙、新米节、火把节、成年节等传统节日。

砍刀布

由于基诺族的村寨和人口都比较少,他们的手工艺也只是为了满足自给自足,而纺织和刺绣是基诺妇女的一项基本技能。

在基诺山寨,随时都可以看到妇女或手持纺轮捻线,或穿针引线刺绣,这种场景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对外展示,更多的是她们真实的生活写照。

砍刀布色彩构成有着稳定、和谐的美感,其色调质朴、形式简洁,有强烈的辨识度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砍刀布的条纹分布排列有序,遵循着简单的重复,间距的变化产生了节奏和韵律的形式美。

服饰潮流

基诺族的服饰具有古朴素雅的风格。

男子一般穿白色圆领无扣的对襟上衣,及膝的宽筒裤,裹绑腿,用长布包头,戴刻着花纹的竹木或银制的耳环。

妇女穿圆领无扣短上衣,镶七色纹饰,内衬紧身衣或戴菱形刺绣胸兜。

下着前面开合式的短裙,裹绑腿,头戴披风形的尖顶帽。

基诺族的服饰原料多为棉麻混纺的土布,颜色以原色为主,其间点缀黑红色条。

织布技术原始简易,织出来的布不润滑、无光泽,但却结实耐用,深受基诺族的喜爱。

男人穿镶边无领对襟白色麻布衣。无纽扣,前襟和胸部缀饰红、蓝色花条。

衣背缀以18厘米见方的黑布作底。上绣孔明印(月亮花)圆形图案。下穿白、蓝色裤,裤长齐膝。

饮食习俗

日食三餐,主食为大米。

基诺族喜吃野菜、喜吃酸、辣味,制作多以煮、包烧、舂为主,而且喜欢用竹筒和芭蕉叶当锅烧饭菜。

逢年过节和喜庆盛会时还要吃"剁生",即用生肉末拌上盐巴、辣子、姜末、薄荷、韭菜等佐料,用手捏匀,直到把肉捏成白色像熟的一样才进食。

《华夏风范》平台由纵横华媒国际发起打造,致力于向全人类阐释推介更多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物产、中国城市文化底蕴、中国人民精神特质、中国经济社会力量、中国智慧与自信的优秀文化,为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人类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