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民俗艺术文化,旅游的精髓,很多频临消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消失或频临消失,民俗文化的拯救和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和人们的重视,而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根本就不知道在我们的身边原来还有过这样的文化,如何让人们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如何让艺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情况下保护各地民俗艺术文化应该成为各地政府需要面对的重要话题。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蚌埠我们的身边有哪些民俗文化:

1.蚌埠花鼓灯,有东方芭蕾的美誉

花鼓灯,安徽省蚌埠市、凤台县、颍上县传统舞蹈,年5月20日,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花鼓灯起源于夏代,在涂山脚下,大禹会诸侯的地方,大禹娶了涂山氏的女儿——女娇为妻,新婚不久,大禹便出征为天下人治水。大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女娇十分想念大禹,每天抱着儿子启站在山坡上向着远方眺望,祝愿丈夫治水成功,早日归来。由于她望夫心切,精诚所至,化成了一块巨石,后人称为“望夫石”、“启母石”。为了纪念他们,人们盖起了禹王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赶庙会,打起锣鼓,跳起舞蹈,从此就有了花鼓灯。

由于多种原因,原生形态的蚌埠花鼓灯已濒临消亡。具有影响力的民间艺人年事已高,民间传承的机制有待重新建立,因此急需有效保护。

2.泗州戏,原名拉魂腔

安徽淮河两岸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年5月20日,泗州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泗州戏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泗州戏唱腔念白有北方戏曲的激昂慷慨、南方戏曲的温柔舒缓;有难度极大的花腔和花舌及民间琴书的平实质朴。泗州戏代表剧目:大戏有《鲜花记》《空棺记》《大书观》《钓金龟》《破洪州》《罗鞋记》等50多出;小戏有《打面缸》《挡马》《双下山》《喝面叶》《英台劝架》《拾棉花》等60多出;加工整理剧目:《恩仇记》《双玉蝉》《十二寡妇征西》《十五贯》《合家欢》等30多出;创作剧目有《风展红旗》《稻花香》《半条意见》《战斗在洪泽湖畔》《青阳红霞》等。

3.凤阳花鼓戏,又称卫调花鼓戏、卫调花鼓。

起源于凤阳县长淮卫镇(今属蚌埠市区),故又称卫调花鼓戏、卫调花鼓。年凤阳花鼓戏入选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凤阳花鼓戏源自于花鼓灯,起初是花鼓灯的后场小戏,在清代中期逐渐成熟为独立剧种。被誉为凤阳三花(凤阳花鼓、花鼓灯、花鼓戏)之一。民国初期,凤阳花鼓戏进入全盛期,许多知名艺人如陈广仁、李西、乔成、顾怀功等,活跃于沿淮一带的农村舞台,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吴汉杀妻》、《东回龙》、《西回龙》、《大隔帘》、《小隔帘》等70多出。花鼓戏伴奏只有锣鼓,没有弦乐,其中的三大件(锣、鼓、钹)必不可少,演奏为4至6人,大多由演员兼任,讲究锣跟人,人跟锣,互为帮衬。

4.五河民歌,年11月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五河民歌发源于五河县小溪镇,小溪镇原属凤阳县,故凤阳县也盛行五河民歌,由于五河自古水路通畅,南北文化交流的频繁,流行区域也在不断地扩展和延伸,有劳动号子、秧歌(田歌)和小调三大类,其中以小调类的民歌最多,也最具有特色。五河民歌的表现以演唱和白口为主,兼有独唱、对唱、说唱、小演唱等表演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淮河流域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典型代表之一。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民歌宝库和中国音乐史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小调:《摘石榴》、《打菜苔》、《四季颂淮北》、《五河五条河》、《五只小船》、《姐在塘崖洗白衣》、《花赞》、《虞美人》、《探妹妹》。

号子:《淮河大堤长又长》、《金山银山收到家》、《起秧号子》、《牛号子》。

秧歌:《大米好吃要把秧栽》、《丰收年唱丰收歌》、《如今农村新事多》

5.蚌山心意六合拳

由第七代传人宋国宾大师,二十世纪初在淮河第一港埠的蚌埠市传授,弟子众多,现经近百年的历史沿袭,几代习武人的努力,使该拳种在我省乃至全国及世界各地都有老师在传授心意六合拳,对提高人民身体健康,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年,心意六合拳被蚌埠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年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蚌山心意六合拳”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6.怀远端公腔又称端公神调或唱阴阳戏。

是流传于安徽省怀远县的一种传统曲艺艺术。端公旧时称“巫”,端公腔源于道教,以男巫演唱为主,由悼念亡魂、驱灾避邪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成,开初只唱宣扬轮回迷信的神鬼故事,后来受曲艺和戏曲的影响,不断增加一些娱人的民间故事或流传的戏文,逐渐变成了一种酬神赛会的表演形式。列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公腔演唱的曲目分为篇幅较小的段子和大段的戏文故事。经常表演的曲目有:《休丁香》、《站花墙》、《打嫁妆》、《白马驮玉带》、《十二把穿金扇》、《城隍会》、《打西门》等。

7.垓下独杆轿位于蚌埠市固镇县,垓下独杆轿以“传统舞蹈”入选安徽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固镇县的濠城古名垓下,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和四月十五举办庙会,举行多种民间技艺表演,独杆轿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垓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这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独杆轿”就是地方文化瑰宝中的一项。

8.余家皮影戏,年就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余家皮影戏,传承人余其华多年来潜心扑在皮影戏的研究中,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时至今日,皮影戏世家传人余家坤、余其华正抓紧对余家皮影戏拯救、挖掘,再现余家皮影戏的独特魅力。

9.打铁舞,在五河县新集镇,流传着一种十分古朴的民间舞蹈——《打铁舞》,年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打铁舞》以“打铁”为主要内容,舞蹈的主体动作突出了“打”,双手作的是拍打的动作,在身上打出炫丽的铁花,口里唱得是打铁歌谣,在喜庆丰收的日子里,在农闲时,在节日里,这种古老的民间舞蹈盛行乡里。

10.杨氏微雕,在蚌埠,“杨氏微雕”一脉相承,代代相传已逾百年。上世纪90年代初,杨其鹏的珍珠微雕在美国纽约艺术大赛中被国外名家称为“世界一绝”

微雕,一种可供观赏和收藏的艺术品,中国古老而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它以刀代笔,以“微”为特征,以“精”为标准,是集“书法、篆刻、色彩”众家之长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书画雕”三妙相映成趣。

11.临北狮子舞,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北乡及周边乡镇。临北狮子舞兼有南北方狮子舞的特点,形神兼备,带有浓郁的淮河文化特色,属中间地带的狮子,颜色以青为主,又称绿狮。舞蹈动作欢快简捷,配器生动流畅,通过狮子的扑、闪、腾、挪,把狮子的兽性与灵性表现的淋漓尽致,舞狮人通过抓痒、亲昵等动作,把狮子的喜、怒、哀、乐得恰如其分,通常有单狮表演、双狮及4只狮子以上的群狮表演。

12.涂山禹王庙会,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融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农历3月28日,是大禹治水成功,捉住水怪,会诸侯的会期,也是涂山淮河流域民众自唐代起,自发起来举办涂山朝禹庙会的会期。庙会日,沿淮民众十万余人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从数十里或数百里外涌向涂山,参加祭祀大禹的盛会

13.清明庙会,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五河清明庙会是淮河流域规模较大、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和充分展现民族精神的庙会。据民间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五河渡口遇难时,因五河城隍营救有功,就特封他为忠佑王。为庆功受赏,清明这天用一顶绿色大轿,八人抬着城隍在街上**,供人瞻仰。此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山人海,锣鼓声,唢呐声,鞭炮声,热闹非凡。年年如此,时间久了,清明这天也就形成一年一度的清明会。

以上图片皆来自网络。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本地民俗文化面临着消失的风险,没有经济效益,而这些文化也不能为广大年轻人所熟知。如何能让这些民俗文化能够很好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是一个需要讨论和重视的话题。而政府对于这些文化的重视,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只是最最基本的保护,最重要的是让这些文化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喜爱的东西。

各位朋友如果其他的想法,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