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潘志涛专场ldquo北京舞

年4月29日下午15:00,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民间舞教研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系列讲座,讲座围绕“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建构回顾”展开。

此次线上专题讲座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民间舞教研室主任—周萍教授的主持下顺利进行,参会人员有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高度老师、中国舞党总支书记黄奕华老师、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主任张晓梅老师、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副主任靳苗苗老师,以及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的老师们。

|名师简介|

潘志涛,年出生,籍贯为浙江湖州。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舞蹈家协会教学学会委员、北京舞蹈家协会理事、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年考人北京舞蹈学校,年毕业后留校,年任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系主任。年创办全国艺术院校“桃李杯”舞蹈比赛,并连续七年担任该比赛的主要策划和组织者。年,创建中国民间舞学科及民间舞系,任首届系主任。并担任《乡舞乡情》、《献给俺爹娘》、《小白鹭民间舞专场》等影响深远的民间舞创作晚会的主要策划人及艺术指导。

年由于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聘任为教授。年聘任为广东舞蹈学校校长。年回北京舞蹈学院教改领导小组。曾主编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重点教材、中国艺术数育大系?舞蹈卷《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获国家教委领发的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连续三次担任“CCTV电视舞蹈大赛”的特邀点评专家。

曾先后出访美国、韩国、菲律宾、朝鲜等国进行学术演出活动,与香港、台湾以及海外的舞蹈界交流广泛,曾任中国中等艺术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年担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舞蹈部主任。

年聘任为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评委。年担任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评委。年至今,开创并参与与组织“国际桃李杯”舞蹈比赛,担任评委。至年聘任为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委员会委员。年,聘任为WANDA国际艺术节顾问小组成员。年6月被授予为“舞蹈美育使者”荣誉称号。同年8月聘任为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中国民族民间舞顾问专业委员会委员。同年10月聘任为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艺术顾问。

|讲座回顾|

周萍老师在讲座开场指出:新时代的“十四五”规划对人才培养提出了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教材作为人才培养、课程思政建设的载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北京舞蹈学院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中国舞蹈教育发展的缩影,其中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辐射面广、实用性强、影响深远,培养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诸多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及教育的从业人才。

教材建设的过程浸透着前辈老师们的智慧与汗水,饱含着老师们的职业坚守与奉献精神。潘志涛教授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建构最初的亲历者与建构者,也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的开创者。此次云讲座,我们有幸邀请潘志涛教授,为我们讲述教材建构背后的故事,把老一辈的教育家们的宝贵经验分享给我们。

在周萍老师的开场引言及各位老师对潘志涛老师的亲切问候下,讲座顺利拉开序幕。讲座期间,潘志涛老师围绕个人学习民间舞的经历,热情洋溢地回顾了当初他参与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建构的许多趣事,并对教材建设中的艰辛探索进行了生动的回忆,带领我们走入了前辈老师们脚踏实地建构教材、开展教学时的心路历程之中。在讲座进行的过程中,潘老师与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师们也展开了多角度、多方面的深切交流。

据潘志涛老师描述,自年起,他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参与了最早一批教材的体验。潘老师提及他的启蒙老师是罗雄岩老师,最初学习的是藏族民间舞。王立章、王连城、李正康、马力学、许淑媖、刘友兰等老师都是在潘老师学习民间舞过程中的重要老师。年,毕业留校任教,潘老师在经历了多年教学后得出经验——民间舞课不能以基训课的方式去教授,也不能任由教师随心所欲的去教学,既需要严格规范的教学科学,也需要将艺术性融于其中。

潘老师回忆起印象最深刻的采风经历,谈到了在许淑媖老师带领下,在新疆为期三个月的采风经历。在采风的过程中,潘老师也得出一些经验之谈,他认为“采风一定要踩在点上,你找谁、在什么地方、找谁学、学哪一点,这些都是一丝不苟、严丝合缝的。采风得来的素材内容,必须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挖掘出其中最核心具有代表性的东西,才能进入课堂。”

潘老师声情并茂的为我们讲述了年,北京舞蹈学校从中专升格为大学,如何在中专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大学教材的整理与完善,深情追述许淑媖先生“元素教学”的理念,分享了山东鼓子秧歌教材风格特点形成的提炼过程,当年,潘老师深入民间采风,感动于陕西兵马俑的气势,汲取中华民族男子阳刚、稳健、磅礴大气的精神气质,挖掘整理鼓子秧歌动势、发力、连接规律的深沉内涵,提炼出符合民族性格“稳”、“沉”、“抻”的风格特点。

山东鼓子秧歌基本体态与动律提炼出的“稳”、“沉”、“抻”的风格特点,建立起中国民族民间汉族男子舞蹈舞台表演的审美范式,其洒脱、稳健、阳刚的精神气概,已成为了中国民族民间汉族舞蹈中的经典。

最后,潘老师对当下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的教学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回顾了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的优秀作品。

老一辈的艺术家、教育家正是通过采风学习、教研、思辨、教学实践,建构教材,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课堂教学开创出一条富有成效的科学传承之路,没有如此的严格、严谨的探索追求以及创造性的思考,就不会呈现如今宏大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大厦。此次讲座是一次“寻根”的活动,我们将以史为鉴、以史为镜,在未来的教材建设中不忘初心,牢记教育使命。

随着讲座进入尾声,周萍老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靳苗苗老师进行了心得的分享,张晓梅老师对潘志涛老师表达了深切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黄奕华老师也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表达了对潘志涛老师的真切问候和对民间舞教研室的感谢。

疫情当下,阻挡不了参会师生们对于潘志涛老师的热情与喜爱,大家在讲座之后皆是受益匪浅。在讲座结束前,老师们与潘老师共同完成了一次线上大合影。此次云端相聚,自此圆满落幕。

责任编审:黄奕华

责任编辑:张晓梅周萍

新闻统筹:邓丽莉

工作统筹:19级韩昊成

文字编辑:周萍研究生张望洋

图片提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研室

排版设计:19级韩昊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