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玉龙县各学校妙招不断,多措并举让

北京湿疹的医院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民族团结关乎学校的稳定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教育,并不是一节课、一次活动、一次学习就可以替代的,民族团结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一直以来,玉龙县教体系统把民族教育工作深入到各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让民族团结教育“润物无声,暗香永留”,更让民族团结的精神深入到每一位师生的心中。

玉龙县第一中学

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

玉龙县一中通过升旗仪式、民族团结教育优秀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开展民族团结“在阳光下成长”主题团会、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讲座、民族文化传习班等形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让民族团结教育之花盛开在学校的每个角落,更让民族团结的意识在每一个学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玉龙县一中通过提前准备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内容,让学生自己收集、查阅相关民族团结材料,然后在班级选出最好的内容,在班内交流,最后确定最好的在升旗仪式上代表班级演讲。这样的举措不断坚持,就让全校的师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同时,学校组织民族团结教育优秀主题班会的评选和观摩活动,学校党支部、德育处、团委召开班主任会议,对班级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各班级利用班(团)队会召开了“反对民族分裂、加强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主题班会。

玉龙县一中还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让学生牢固树立起“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玉龙一中利用五四青年节等时间节点组织了别开生面民族团结“在阳光下成长”主题团会。学生们用自己歌声、绘画、书法、抒发着对祖国的无限崇敬。在多彩的表演中,民族团结的理念在孩子们的心中升腾。此外,玉龙县一中还通过开设民族文化传习班、组织民族打跳比赛活动等,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不败。

塔城、太安中心校

勒巴舞“舞”出了孩子们自信的笑容!

勒巴舞,纳西语称作“勒巴蹉”,自古以来就流传于纳西族和傈傈族村寨里的一种原始舞蹈。如今,纳西童谣在校园里回荡,孩子们认真、投入地跳起优美欢快的勒巴舞,脸上的自信和自豪感让人动容。玉龙县的塔城中心校自20世纪90年代始,正式将勒巴舞引入校园,后来逐渐成为地方校本课程。传习教学普及到全校所有教学班级,并在校内选拔组建了勒巴舞展演队。学生每人自带一套舞蹈道具,每周每班至少一课时的兴趣活动,每学期至少传习一套经典舞蹈。

勒巴舞动听的唱腔诵词同样在玉龙县太安中心校的校园里响起。为丰富艺术教育,传承和学习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玉龙县太安中心校自年9月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将民族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充分发挥校内教师的纳西文化特长,专门聘请纳西民间艺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第三代东巴世家李文先老人教习学生勒巴舞,在学校二至六年级中挑选爱好纳西文化的学生组成纳西文化传习班,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纳西请语、纳西童谣、纳西勒巴舞、东巴象形文字。老师寓教于乐,学生们兴趣浓厚。

一路走来,初心不改,如今勒巴舞已经成了太安中心校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年至今,太安中心校勒巴舞队曾多次参加乡级、县级、市级、国家级民族文化展演活动.在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成果展中获得“最优秀节目奖”。参加了多次活动后,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劲头儿也更足了。

白沙完小

浇灌民族之花的白沙细乐

年9月,白沙完小本着抢救白沙细乐的责任感,积极创办了白沙细乐传承班,经过教师学生的刻苦训练,熟练掌握了《三思吉》《一封书》等器乐曲多次被邀参加丽江市各种庆典活动,受到从县至国家的各级教育部门乃至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充分肯定和赞扬。白沙完小师生的精彩演出曾多次上过中央电视台“同一片蓝天”“到学校去“等栏目。白沙完小将白沙细乐的传承摆在重要地位,年开办的白沙细乐实验班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对细乐的教学也有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年底,学校组建白沙细乐团。由本校教师组织教学,并聘请当地知名的民间艺人也参与到教学中,这对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特别是白沙细乐的传承是一个很大的提升,更使细乐的传承有了质的飞跃。

细乐团的成员主要由三至六年级的学生组成,由最早的31名成员开始,到现在的76名,虽然年龄参差不齐,但都一样积极主动。每星期,同学们有3天的时间学习细乐,他们从最简单的手法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跟着老师学习。很多孩子自从参加了绷乐团,性格开朗了,也会安排时间了,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整个人都充满了自信。

除了将白沙细乐的传承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白沙完小还通过双语教学、开设东巴文课、民间美术课等,将民族文化的传承落到实处,将民族团结的意识常存每一位学子心中。

黎明完小

傈僳娃娃艺术团的歌声飞出了大山

黎明完小位于玉龙县西部的黎明乡,距县城所在地公里。学校主要招收黎明村委会30个村民小组、黎光村委会13个村民小组的适龄儿童,现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人.傈僳族学生占总学生人数的90%。

一直以来,黎明完小扎实落实上级“减负提质”相关精神和要求,抓好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一方面按教学计划规定开足课时,另一方面,改变传统“唱明、画画”的单调模式,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艺术形象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临获教学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把艺术教育扎根在课堂教学中,使学校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整体提高。在音乐、舞蹈教学中,把识谱、唱歌、傈僳族民族乐器和民族舞蹈等熔于一炉,改善了课堂教学结构,使歌曲与形体结合,声乐与器乐结合,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增强节奏韵律感,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教育功能。

年8月,学校成立了“傈僳娃娃艺术团”,专门聘请傈僳族民间艺人王永刚执教傈僳族民族器乐课,每周1课时,在课外活动时间和寒暑假由王永刚和黄晓娟老师对艺术团进行强化训练。艺术团的孩子曾参加中央电视台《我们有一套》的合唱节目录制,所演节目获得了全场观众的最高投票。

另外,艺术团编排的傈僳族舞蹈曾参加“山海和声.飞越彩虹”少数民族少儿音乐晚会、第六届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活动、上合组织国家青年代表大会开落式文艺汇演等,走出傈僳山寨的孩子们,把自己本民族的歌舞在深圳的舞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精彩的歌舞表演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大家都为这群来自大山的孩子们热烈鼓掌。如今,黎明完小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使文化育人真正落到实处,文化育人也成为了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

除了玉龙县一中、塔城、太安中心校、白沙完小之外,玉龙县各学校多措并举,让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玉龙县的校园里,也让民族团结的意识在每一个学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为将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走向深处,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保证民族团结教育课时等措施,以10所“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尤其以县民族中学、白沙完小示范点为引领和龙头,依托“一团五基地”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平台,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结合实际在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扎实推进玉龙县教育体育系统创建各项工作。

玉龙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胡世芳姚必峰报道

视频剪辑:李映辉

责编:李玉婷

终审:叶鑫

监制:和云霞

主办单位:玉龙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