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17岁藏族姑娘拍了三天戏,王洛宾创作出

年的春天,26岁的王洛宾参与郑君里导演在青海纪录片电影的拍摄,在那里遇到让他倾心的姑娘,由此诞生了一首享誉国内外的民歌。

这首歌便是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东西方文化交流特殊贡献奖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也是王洛宾所有歌曲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被赞为艺术里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

年,中国电影的创始人之一郑君里去青海拍摄纪录片《民族万岁》,邀请当时在西宁工作的王洛宾参加。

影片在美丽的青海湖畔的金银滩草原拍摄,电影中饰演牧羊姑娘的是一个17岁的藏族女孩卓玛,卓玛生性活泼、俏皮,正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她头发梳成了十多条小辫子披在身后,两只大眼睛闪着大胆而炽热的光芒。

据说那时金银滩有个说法:“草原上最美的花儿是格桑花,青海湖畔最美的姑娘是萨耶卓玛。”

在晚宴中,卓玛跳了一段优美的舞蹈来助兴,王洛宾被卓玛婀娜而又热情的舞姿、甜美的笑容所吸引,主动要求饰演影片中卓玛的帮工。

每天早出晚归的拍摄,让王洛宾与卓玛熟悉起来。一次在帮助卓玛赶羊过程中,王洛宾不小心将鞭子抽到卓玛的坐骑上,马一下跳起来,吓了卓玛一跳。卓玛回头看了看王洛宾,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生气。

但过了一会儿,王洛宾赶羊走到前面,卓玛乘机朝他背上抽了一鞭子,作为刚才冒犯的惩罚。卓玛怎么也想不到,这一鞭子竟然给王洛宾带了创作的灵感。

他们在一起拍了三天电影,第四天早上摄影队就要离开青海湖,回到西宁去。卓玛和他的父亲骑着马,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一个山坡上,才停住了。

尽管只有几天的接触,王洛宾竟然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卓玛姑娘,王洛宾骑在骆驼上,不时地回头看卓玛姑娘,随着驼峰起伏,他似乎进入了梦幻世界,卓玛化作一尊美神浮现在眼前……

她健美的身躯,妩媚的笑脸,火热的眼波,轻轻打在身上的皮鞭……化作一支抒情的旋律在王洛宾胸中回旋。

由此,一首优美的草原民歌诞生了。

最初这首歌曲的名字叫《草原情歌》,后来歌唱家赵启海从重庆来到西宁,王洛宾和他四处游玩,赵启海临走时,王洛宾把自己改编、创作的几首新疆民歌交给了他,并把《草原情歌》改名为《在那遥远的地方》。

这首作品,自年问世便不经而走。世界著名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多明戈、卡雷拉斯等人都将这首歌作为保留曲目,唱遍世界各地。法国巴黎音乐学院更是将这首歌编入学院东方音乐课程教材里。

年,王洛宾曾重返金银滩草原采风、收集民歌曲调。卓玛陪伴王洛宾走遍了金银滩草原的各个角落,他们由此结下深厚的友情,卓玛本人也受王洛宾的影响颇深。

据卓玛的外甥女回忆:自从卓玛认识王先生后,心里特别喜欢,但她没有跟王先生说过内心的想法。她常对阿妈说,王先生歌唱的好听,也有文化,我很喜欢他,我一定要嫁个汉人。

王洛宾走后,很多蒙古族、藏族大户人家向卓玛提亲,都被她拒绝了。后来,她嫁给了汉人史炳章。

年,卓玛病逝,年仅32岁。年,王洛宾逝世,葬于北京香山南麓的金山陵园,依照王洛宾的遗嘱,《在那遥远的地方》手稿被刻在了墓碑的背面: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她迷人的眼睛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一首歌,一段情,一个故事。

没想到《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背后竟然有这么浪漫美丽的故事,你是否和我一样,每当听到这首经典的情歌,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位美丽婀娜的姑娘,心中就会回忆起一段甜蜜美好的爱情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