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呢,小编开着“车”带大家认识了一下土家族人的服饰、饮食以及居住的建筑。那么今天是时候发起下一班“车”了,这次我们去探究探究土家族有哪些独特的艺术文化。
土家族的音乐主要分为四种:山歌、民歌、以及独特的“打溜子”和摆手歌,咱们一样一样来看。首先是山歌。山歌是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的音乐艺术形式,毕竟它在日常生活中产生和传唱,又最能表达出他们最真实的生活和最质朴的情感。但是土家族的山歌唱法与所唱内容是有联系的,像是高声唱出来的叫“喊”用来抒情,一般的腔调叫做“唱”,是叙事的,而且山歌的种类也比较多。
竹枝词是另一种表现土家族风土人情的民族歌曲,改编自刘禹锡吸收土家族文化而创作的作品,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文体,也见证着土家族和汉族文化互补、共同发展的历史。打溜子是土家族的一种使用唢呐配上鼓、锣等的打击乐,多用于庆典活动中,随着时代的进步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最后一种由祭祀歌和伴舞歌组成的独特的歌曲叫做摆手歌,它将土家族的历史进行了一个阐述,并且歌颂了祖辈英雄的事迹,表达了土家族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歌词富有浓厚的戏剧性,篇幅较长。最独特的地方在于这种歌是随着土家族经典舞蹈摆手舞产生的,是土家族的创世史诗。
既然说到了摆手歌,那我们就接着来介绍一下摆手舞。摆手舞是流行于土家族人中的一种古老的舞蹈种类,由狩猎、农事、生活和军事等四种舞蹈种类组成。这是土家族人最喜欢的一种舞蹈,每当春节的时候,土家族人的山寨就会十分热闹,大家聚在一起一起跳着摆手舞庆贺。随着发展,摆手舞已经由功用型(祭祀)舞蹈转变成了单纯的娱乐型舞蹈了。
因为古老的祭祀活动,土家族还流传下来了两种独特的戏曲。一是“毛古斯”,唱戏的时候舞者会用稻草等东西将自己包起来,扮成一家人,跳着颤抖怪诞的舞,嘴里还会说着奇怪的土话和唱土语歌。恩,可能在其他人看来这比较像“跳大神”,但是这是古老的土家族在祭祀的时候流传下来的,非常具有历史意义。
另一种戏曲就更值得一提了,因为它被称作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它就是“傩戏”。是由以前的土家人在求神驱鬼还愿的时候巫师所跳的舞。跳的时候舞者会戴上木质面具的,由一个人主唱,其他人在一边唱和,众人边唱边跳,动作呆板但是有趣,歌词单调但却富含大道理。
在传统工艺方面,土家族所具有的种类就比较多了。比如织染、刺绣、雕刻、绘画、剪纸等,这也难怪,毕竟这个民族的历史悠久,勤劳的土家族人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这些工艺也是很正常的。
这里小编就挑一下土家族最著名的一种织锦——西兰卡普,用汉语翻译过来就是土家人的花铺盖,这是一种富含土家族特色的织品,色彩鲜艳,最显著的就是几何图案和线条组成的图形。西兰卡普在土家族生活中不仅很实用,更具有很多的意义,比如土家族女孩在情窦初开时就要制作一个,在自己出嫁的时候用这个织品陪嫁。
这就是有趣、独特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