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起广东潮阳英歌舞,每个人都是梁山好汉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s://m.39.net/pf/a_5970332.html

潮阳人尊称妈祖为天后圣母,每次的奉祀祭拜都尤为浓重。醒狮、纱灯舞、笛套锣鼓等民俗活动表演,更是让人目不暇接。

重头戏英歌队上场了,伴随强烈的锣鼓节奏,舞者手持英歌槌,左敲右击,上敲背击,旋转跳跃,动如翻山过江,形似宣示呐喊。兴许当地人已经对这种热闹司空见惯,但外人就会产生种种疑惑。队员们各不相同的装扮,究竟代表着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对打的战斗场面?人们的神情,为何显露出严肃与冷漠呢?

在中国民间,有一种流传上千年的民间舞蹈,因是农民插秧耕田之余所唱,称之为“秧歌”。明朝时,在潮阳也出现了类似秧歌的情景。人们手执双槌,击鼓为号,群歌竞作,连日不绝。

耕田之人耕作后心情愉悦,就拿起锄头耍耍,拿芭蕉、竹蔗出来飞舞,所以产生了英歌舞。在潮州话中,“秧”与“英”字读音相近,所以潮阳人把这种边唱边舞的民俗叫“英歌”。然而,随着唱词逐渐失传,“唱英歌”演变成了纯粹的“跳英歌”。

清代中叶,外江戏流入粤东,戏曲演出深受群众喜爱,英歌舞就仿照水浒戏的演出,表现梁山的英雄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英歌”从此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英雄之歌。老百姓非常信仰民族英雄,崇拜英雄豪杰,人家以为英歌是在唱歌。其实英歌舞是英雄之歌,是在歌颂英雄好汉。

传统英歌的队伍有36人,俗称三十六天罡,72年则称七十二地煞。最多还组织过人,象征水浒中一百单八将。演出前,每一个队员都会根据水浒英雄的性格画上不同的脸谱,其中还有男扮女装的角色。但是,作为英雄角色,为什么将他们画得如此凶恶和古怪呢?

凶、怪,就好像什么都不怕,连鬼也不怕。越凶越好,起到一个驱邪驱鬼的展示。应该说从脸谱上英歌舞跟傩舞、傩礼也有关系。傩舞,是一种驱鬼逐疫的舞蹈。古人认为只有自己打扮得比厉鬼更加凶恶,才能达到他的目的,而且要人多势众才有效。传统英歌不仅在脸谱上展现,在表演时还发出尖利的叫声。

因为英歌能驱邪避害、祈福迎祥,在游神赛会中备受青睐。还常常被当做游神队伍中的“开路先锋”。

旧时英歌的队伍分为前棚和后棚,哥的队伍分为。前棚表演英歌,后棚表演戏曲小品。随着历史演变,后棚的表演逐渐删减。只剩下锣鼓伴奏,配合前棚,成为现在别具一格的英歌。

潮人俗尚祭神,潮阳的众多民俗祭祀、喜庆节日都少不了英歌的表演。每到庆丰收,逢年过节,英歌舞在朝阳区是一个重头戏,过完元宵起码要打10次英歌舞。在潮阳每个村镇或街道,几乎都有各自的英歌队,因为表演的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风格。

短促有力的鼓角,短兵相接的搏斗,震天动地的吆喝,都让人联想到古代英雄舍生忘死、滚冲敌阵的战斗场景。为什么一个民间的舞蹈会与武术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对此还有一段未被证实的猜测。

在潮阳等东南沿海一带,抗清斗争非常顽强,清廷为杜绝农民起义,颁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禁武令”。为了能掩盖官府耳目,又能练兵习武,农民就开始组织练习武术性很强的英歌。

如今在和平年代,跳英歌的意义也发生着改变,除了娱神赛会,它也成为人们强健体魄的健身方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潮阳出现了别具一格的女子英歌队,其中大多都是十几岁的女学生,她们的面容端庄大方,步伐轻盈活泼,体现出矫健优美、刚柔并济的风格,被誉为潮阳的“红色娘子军”。

但是面对现代的生活方式,原本在农耕社会形成的群体性舞蹈,面临着诸多挑战。部分村镇的英歌队还存在着人才匮乏等问题。

传统英歌的繁荣和衰微,就像潮水有起也有落,然而人们对英雄主义的追慕,却未曾停止。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为传统英歌舞加油呐喊,好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