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舞蹈,舞曲大全

在小编的整个音乐学习生涯中,学习过很多种音乐体裁。有练习曲,有音阶,有琶音,还有哈农。额,那都不算什么其实。因为当我看到这些练习的名称的时候,我就知道它们意味着什么了。可是,有这样一种体裁,虽然它也有一个统一的名称,然而细分到各个民族去,就十分不一样了。

这就是——舞曲,有:小步舞曲、加伏特舞曲、弗雷亚舞曲、利戈东舞曲、波兰舞曲、圆舞曲、维也纳圆舞曲(是的,它跟圆舞曲也不一样)、萨拉班德舞曲、帕凡舞曲、加尔亚德舞曲……如果你有耐心,改天小编慢慢跟你说。

天呐,这么多舞曲,到底都是些什么鬼!?

学习钢琴的孩子们,总有一天会发现,所有的舞曲你们都会弹到的。但是,先来说说我们最先会接触到的一些舞曲。比如,在巴赫的作品中,我们接触到的那些个小步舞曲,加伏特舞曲、阿拉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后面四种是在巴赫的器乐组曲中常见的舞曲类型,它们也是巴洛克时期组曲构成的通常内容。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舞曲并不都是用来跳舞的。舞曲这种体裁的音乐刚开始都是在各民族的舞蹈伴奏中发源起来,但是在创作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艺术性的提高,渐渐可以摆脱舞蹈的视觉观赏性而纯粹的用耳朵来欣赏。小步舞曲就是在法国民间发展起来的一种舞曲,后来由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喜爱被引入到宫廷当中。于是小步舞曲这种音乐开始在整个欧洲流行起来。因此,出生于德国并且从来没有出过国的巴赫先生也熟知并创作出了非常多优秀的小步舞曲。小步舞曲的特点很简单,三拍子,节奏韵律规则且明确。不管是快速还是中速,总表现出一种克制,理性,充满礼仪,有一种贵族的仪式性情绪蕴藏在其中。

加伏特舞曲是另一种很迷人的法国民间舞曲。17世纪的时候在法国和德国流行一时。所以,巴赫爷爷就又get了这一技能。加伏特舞曲不同于小步舞曲的最大特征是,它是两拍子或者四拍子的。另外,加伏特还常常是从弱拍开始的,如果能看懂谱子,大家会发现加伏特几乎都是从不完全小节开始。并且,句子和句子的交接也是从小节中间开始,以保证下一个乐句也是从弱拍开始。

阿拉曼德起源于德国,是一种中、慢速的舞曲,也是四拍,或者两拍的节奏。通常组曲的第一首都是阿拉曼德舞曲来始。风格不那么轻快,情绪较为严肃庄重。对出生于德国,成长在德国的巴赫老爷子来说这一种舞曲类型应该是再熟悉不过,是流淌在血液中的语言。当然,偶尔阿拉曼德舞曲的性格也会飙一下,比如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第三首中的阿拉曼德。另外,阿拉曼德同加伏特舞曲一样是弱拍子开始的。句子是由一个或者一串“预备”音带出来的。

库朗特舞曲还是起源于法国。没有办法,法国就是这么一个浪漫的爱跳舞的国家。什么都要跳舞,连话剧和歌剧中都要包括舞蹈。亦由弱起拍开始,三拍子。这种舞曲特色是三拍和六拍混用(一个小节分成三份或两份),会有重音交错出现的感觉,性格上是跳跃的,不同于阿曼拉舞曲的流动性。

(请无视小编上了张弗拉明戈的图片,也是一种舞曲)萨拉班德舞曲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变化。于十五世纪起源于波斯,十六世纪流行于西班牙,是一种慢速的三拍子,重音常落在第二拍的舞蹈。起初舞蹈动作比较轻佻,曾遭到西班牙禁止。到十七世纪变成个性较为沉重的舞蹈,并正式被用到组曲的第三乐章。由于性格的沉重,听来总有一种悲伤之感。巴赫在此乐章中常常饱含深情。

吉格,欢迎来到远离大陆的海洋国度。吉格是一种英国的古老舞曲。速度很快,三拍子或者六拍子。可以很轻快,也可以很雄壮。但不管怎样,在速度方面都是奔放而不羁的。因此吉格舞曲常常作为组曲的最后一个乐章。

上面介绍的几种舞曲,常常都是成套演奏的。在巴洛克时期,数首舞曲组合成一套组曲堪称家常便饭。而且后来出现的一些器乐体裁也是基于舞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而小步舞曲到了古典主义作曲家如海顿,莫扎特等人的手中,甚至成为了交响曲中的一个乐章,以其轻松诙谐的风格来起到调解主题矛盾的作用。其地位和作用已经大大的提升了。

现在我们离开遥远的巴洛克与古典时期,来到充满文艺气息的浪漫主义时代,领略这一时期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舞曲。

圆舞曲,起源于奥地利农村的“连德勒舞曲”,以其欢快的三拍子和简单的舞蹈动作特征广泛流传在家庭聚会中。在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家族成员的手中圆舞曲成为重要的音乐体裁。通过三代人的努力创作,维也纳圆舞曲几乎成为奥地利音乐的重要标志。

然而,远在波兰后来流亡到法国的作曲家肖邦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独奏的圆舞曲。他的圆舞曲不同于施特劳斯家族,由于其节奏变化复杂,因而并不适于实际的舞蹈。往往可以发现类似玛祖卡舞曲般的节奏,这是由于肖邦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斯拉夫民族情调的缘故。

玛祖卡,是波兰乡土舞曲的一种,具有轻盈、飞快的风格,节拍大多为每小节三拍。可以分为重音位置多变、力度较强、速度较快的玛祖卡;缓慢平稳,重音多不在第一拍上的库亚维亚克;以及重音多在每两小节中第二小节末拍上的轻盈飞快的奥别列克。肖邦根据这三种类型创作了一整套的玛祖卡舞曲集。由于重音位置的不同造成千变万化的韵律,充满诗意。再加上肖邦常常将民族情感与离别的忧伤赋予作品中,因此他的玛祖卡作品常常充满不同于纯粹舞曲的丰富感情变化。

波兰舞曲,又被称为波罗乃兹舞曲,大概大家目前最最熟悉的应该就是肖邦的波兰舞曲了。有关波兰舞曲的产生,目前有两种说法。但是共同点都是认为波兰舞曲是具有一定英雄性格的曲子。他的节奏中最有特点的就是一分二、二分四的分裂模式。并且速度并不太快,因此具有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然而,另一方面,波兰舞曲在结束时却常常并不像作品中间所预示的那样刚强,反而那有一种偏女性化的温婉。出于波兰舞曲这种隐藏的坚毅性格特征和肖邦所处时代背景的原因,著名的音乐家和评论家舒曼将肖邦的波兰舞曲称为“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匈牙利舞曲,耳熟能详的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应该是大多数人步入古典音乐大门的路标之一啦。匈牙利舞曲没有特别清晰的来源,而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最初是为钢琴创作的四手联弹的一套作品。其中包含着匈牙利民族音乐和吉普赛民族音乐的双重特色。这些舞曲最大的特征是速度变化丰富,转换迅速,并且带有一定的即兴色彩。虽然看似简单,但是若想演奏好这些作品,却需要非常精准和清晰的设计思路以及应变能力。匈牙利舞曲大多数带有强烈的中古调式色彩,因此也会让大家体会到很特别的异域风情。期中第五首匈牙利舞曲,充满了查尔达什舞曲的特色,由于这首作品出色的艺术性和欣赏性,被大量改编成为管弦乐作品或者钢琴或其他乐器的独奏作品,广为流传。

查尔达什舞曲,查尔达什原文Csárdás,源自csárda,意为客栈。“查尔达什”是出现于19世纪中叶的一种匈牙利的民间舞蹈,其音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称“拉绍”,速度徐缓而富于歌唱性,两拍子或者四拍子,这是男子独舞者出场时的音乐;第二部分称“弗里斯”,两拍。这段舞曲节奏鲜明,速度迅急而情绪热烈,用来伴奏男女双人舞。作曲家维托里奥·蒙蒂的《查尔达什》这首曲子即以这一舞曲的典型特点写成,听到它,就好像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一幅匈牙利人民生活的民俗画面。舞曲,从伴奏到独奏,从简单到复杂,从乡野到宫廷一直伴随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思考并清楚地在演奏中体会这种带着生命律动的旋律之美,是每一位爱乐者的幸运。掌握好舞曲的音乐风格与演奏,对于其他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将会大有裨益。小编简单梳理这样几种常见的舞曲类型,期待着朋友们在了解其间奥妙的同时,也能将这种生命律动的快乐,通过指尖传达给更多的人。

编辑:钢琴硕士CIEL老师

转载此文请于文章开头标注

转载自橄榄钢琴课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