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的母系氏族秘境女儿国维维安小

谈到“女儿国”中国人们看过《西游记》的都会联想到电视剧中只有女人的“女儿国”。

为了印证女儿国是真实存在的,在《旧唐书》中有资料显示,现实中的女儿国在四川甘孜州一带,这里的风景非常的美丽,而女王就住在九层碉堡上面。

现实中的“女儿国”位于云南四川边界一带的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摩梭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

走婚的男女双方分别叫“阿注”、“阿夏”,故称“阿夏婚”。

在摩梭人中,母亲的权威最高,因此被称为“女儿国”。摩梭人家称新年为“库施”,意为过新年。时间与汉族过春节一致。摩梭人过春节,意味着祭拜祖先,祭祀天地日月和万物,这是“女儿国”里妇女最忙碌的时候。

关于女儿国的说法最早见的是在《山海经》这本书中,

在这本书里有记载过,”女儿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一日居一门中。

“并且这里面记载的一些事情,就连历史学家都说不出具体的含义。

泸沽湖畔居住着众多民族,以蒙古族为主(注:不是“摩梭族”,中国56个民族中没有“摩梭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委等部门在第一次民族识别中,将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识别为纳西族,而四川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则为蒙古族),

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语摩梭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与盐源县的其他地区的蒙古族语言相通,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

其文化为达巴文化,信奉藏传佛教。

摩梭人的女子统称“阿夏”摩梭人的男子统称“阿注”

这里的女王穿的是青布毛领式长裙,为了显出尊贵的身份,裙子上还有一些金花。

另外历史上还有记载,东女儿国不仅有女子还有一些男性,

但这里主要还是以女子为尊,女子的地位远高于一些男子,并且在这个地方的男子不能担任任何官职的,就算是普通的家庭,男子也都要尊敬女主人。

东女儿国也都一直保持着由女性当家的母性大家庭,以及男不娶女不嫁的习俗,并且夫妻双方都是以各居母家的婚姻形式,

在这里她们将这种习俗称作是“走婚”。

走婚桥

说到“走婚”在网上有一位传说中的“走婚王子—扎西”。

那天的下午,在泸沽湖湖边上晒太阳,偶遇一位“老乡”,聊起旅途中一些趣事,交流中据知泸沽湖岛上偶有一位传说中的“走婚王子”邀约一同见证传说中人物。

年轻时的扎西(扎西家旅舍墙上照片)年轻时的扎西(扎西家旅舍墙上照片)

我们找到“走婚王子”的家“扎西的家”。

其实,很多人在网上传闻沸沸扬扬的“走婚王子”我认为对“走婚王子”和“走婚”的看法都是有很多误解的。

他,仅仅是摩梭一名男子—名叫扎西,初见扎西已是上了中年帅气黝黑、非常酷、很有特色的一个中年男子,他的穿着既有民族特色,又是具有个性,头上戴着牛仔帽,牛仔搭配休闲上衣,手上戴满了民族风格配饰;几乎每天都有人慕名来看他,与他拍照。

扎西的家是一家客栈和扎西他们连在一起

摩梭人是母系社会,在日间,男女很少单独相处,只会聚会上以舞蹈、歌唱的方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

男子若是对女子倾心的话,在日间约好女子后,会在半夜的时候到女子的“花楼”。

毡帽舞

我想,“走婚王子”这个传说,是泸沽湖里格岛上的一个闻名的“人物景点”吧,举起小杯酒,暂时丢弃工作中的紧绷情绪,听听泸沽湖的传说故事。

他们的走婚文化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并不是网上传闻中的那么随便的。

夏季,泸沽湖的天气千变万化,早上出门还是晴空万里,下午来一场毫无告知的大雨夹着小冰雹,温度极度下降,让你无所适从。

从里格岛骑行到达走婚桥环湖那段路,在湖边拍照偶遇两位小姑娘在湖边洗衣服,交流得知,两位小姑娘是杨二车娜姆的侄女(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杨二车娜姆是摩梭人),她们告诉我那是“摩梭文化大使杨二车娜姆阿妈家”,据了解,里面是可住宿参观,但由于我比较赶时间,并没有进去参观。

摩梭文化大使杨二车娜姆阿妈家

在我们中国内还有最后的母系氏族,都称之为“女儿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在云南的丽江也好,涑河也罢,有一些店铺是摩梭人开的织布店,母亲带着女儿一起经营着一家手工织布的门店。她们的坚强就是要用女性的肩担起一家几代十多口人的生计。

这神秘的女儿国—泸沽湖,她孕育了摩梭女人,绵绵的大山给了女人们大山的俊秀和坚强,清幽幽的水则赋予了女人水的柔情。

图片文字来源于作者原创,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或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