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哈辉一位洗尽铅华的行者

新雅乐:一个时代的需要和开启

音乐时空:作为中国古典音乐演唱家,也是新雅乐的主要倡导者之一,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新雅乐这种音乐形式?

杨哈辉:新雅乐用一句话定义就是“国学音乐化”,用“诗、礼、乐、舞”等古典艺术形式来传递国学精粹,传递中华礼仪,它既是音乐的体现,又是人伦的体现。在其中揖让周旋,诗歌唱和,变化气质,涵养德行,其乐融融。新雅乐所塑造的是一个“典雅、知礼、仁爱”的世界。

音乐时空: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萌生要做新雅乐的研究的,最开始的萌发点是什么?

杨哈辉:最开始的萌发点是在年,我无意中在韬奋书店读到一本书《成就你的君子风范--礼乐人生》,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彭林先生所著,但那时候我还不认识他,后来彭先生才成为我的国学导师。当时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有一段话给我灵魂非常大的震动:民族文化是回答“我是谁”的问题的,民族文化的失落意味着我已经不知道“我是谁”了。而民族文化的失落,是由于民族失去了文化自信,这是民族走向迷失与消亡的信号。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改变是民族文化的根本蜕变,对民族文化的存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读完这段话我便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与自己从事艺术的真正意义,明白了“礼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那时,便开始投奔彭林先生门下学习“礼乐文化”,这也是新雅乐的萌发点。

音乐时空:音乐界也有很多关心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音乐人,如果从大的范围来讲,都是在从不同的角度通过音乐来传播古典文化,你觉得你所进行的新雅乐与其他和国学相关的音乐本质区别是什么?

杨哈辉:在古代,儒家对于“声、音、乐”有严格的区分,那些具有“仁德与高尚情操”的音乐,具有道德教化功能的音乐才能称之为“乐”,正所谓“乐以象德”,它和今天大家所听到的音乐有本质的区别。而新雅乐亦是在探索与学习中不断追寻这样的行乐规范与审美理念,力争让每一部原创作品“以乐载道,以乐载礼,以乐施教”。

另外,新雅乐的艺术表现形式上以“礼”为行为规范,以“乐”为辅助手段,从而达到“以乐教和”的目的。可以说,新雅乐它不仅仅是单纯的音乐,它也是一种人伦教育,只不过它是通过音乐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新雅乐通过一部部作品来阐释天人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比如夫妻关系、母子关系等等,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内心情感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达到中和,潜移默化的提升人的境界与道德情操。比如《茶香》、《女德》、《礼》、《游子吟》、《二子乘舟》等这些原创作品,在艺术形式与内涵上都有鲜明的“德音雅乐”的人文特点,它不同于一般的民乐与古典音乐。

音乐时空: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其实在新雅乐之前就有很多团体和领域在进行,当初为何不是想着去加入一个领域而是要开拓出一个全新的样貌来?

杨哈辉:其实大家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只是道路不同而已。比如著名的古琴制作大家王鹏先生的钧天坊,台湾陈美娥女士创建的汉唐乐府,以及当下很多的民间乐坊,大家都在自己的艺术领域中复兴中华传统文化,都有这样的一颗赤子之心。但每个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理解又有所不同,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4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