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东山绚烂的民族之花确比舞麒麟

白癜风初期症状有哪些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541952.html

在喧嚣的锣鼓声中,健硕的彝家汉子和柔美的彝家女子身着盛装,挥动着手中的红绸,随着音乐旋律的变换,时而排成一排、时而围成圆形,舞姿时而豪迈、时而婉转、时而奔放,大家且唱且舞,在广场上不停地变换着阵型,让人眼花缭乱又章法有序。舞蹈者们急促的呼吸、高亢的歌声、强健的步伐,通过豪迈的舞姿演绎出了彝家儿女的热情奔放和粗狂勇猛。

“确比舞”是滇东地区彝族民间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镇作为曲靖市麒麟区“确比舞”重要传承地,现在新村、水井、拖古等村有着较好的保护与传承。为继承、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间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培养和提高年青一代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进一步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防线,东山镇与区文旅局协调推动“确比舞”的传承与推广,让这朵艳丽的民族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确比舞”最初产生于民间丧葬仪式之中,多年以前,村寨里凡有上年纪的老人去世,就流传着举行歌舞活动闹丧以示祭祀的丧葬习俗。因地区不同称呼各异,楚雄州彝族称“踩地气”,富源县彝族称为“转噶”“跳鬼”;麒麟区彝族则称作“确比”。随着时代的变迁,彝族文化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歌舞风俗在保持着原始的风貌、

承续着本民族特色的同时也融入了新的元素。

“确比舞”主要由鼓、锣、镲等打击乐伴奏,节奏由3/4拍、2/4拍交替出现,舞蹈时上身摆动幅度较大,多用胯部发力,双脚跳跃性大,整个感觉粗狂有力。依附于千余年前彝族先民灵魂不灭、祖先崇拜的原初朴素信仰,其后则逐渐发展形成以向先人感恩戴德,向后人传德承志、启蒙教化,对生命的尊重和礼赞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多重主旨为一体的舞蹈种类。

“‘确比舞’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势必会在历史不断演变过程中发展变化,通过对‘确比舞’的梳理与思考,以找到‘确比舞’发生演变的表现及动因,追溯文化的发展脉络。”区文旅局杨文龙老师说道。大家在舞动中互相学习,在交谈中摩擦火花,用不同的视角、相同的目的保护、传承着本土原生态彝族文化—“确比舞”。图文:付文飞刘庭

编审:崔媛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