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舞蹈日冯双白谈广东舞蹈根基丰富,未来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王莉实习生陈心怡

今天是4月29日世界舞蹈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法国现代芭蕾舞之父让-乔治·诺维尔而设立,他的舞蹈革新理论推动出现了一批题材新颖、内容丰富的优秀芭蕾舞作品,对现代舞蹈发展有里程碑式作用。

探索、创新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尤为重要,这也是岭南文化得以流传至今依旧生机勃勃的一大法宝。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广东文化底蕴雄厚、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其中,广东舞蹈独具特色,始终站在舞蹈创新的最前沿。近年来,“岭南舞蹈”品牌深入人心,高品质佳作频出、屡获大奖,获得业内外一致好评。

值此舞蹈人的节日,羊城晚报记者独家对话业内权威大咖,请他们为广东舞蹈发展建言献策。

冯双白,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代表著作有《新中国舞蹈史》《图说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现当代舞蹈史纲》等。同时,他也是著名舞蹈理论家和评论家、大型晚会策划人和撰稿人、舞剧编剧,曾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编撰工作,创作大型综艺晚会15部,编创舞剧《咕哩美》《舞台姐妹》等。

正在全国巡演的舞剧《咏春》,冯双白担任编剧。创作采风过程中,他对岭南地区的民间武术氛围有了全新认识,并融入剧本创作中,最终呈现出《咏春》这样一部武舞融合、情感细腻的新时代舞剧佳作。

佛山采风感受深厚武术文化根基

羊城晚报:舞剧编剧和影视剧编剧、舞蹈编导有什么区别?

冯双白:一个好的舞剧编剧,他写出来的剧本是没有对白的,因为舞剧是用肢体语言来完成所有的表演。舞剧编剧首先要提供角色形象的文学基础,人物应该有独特的人物性格,在舞台上有自己的行为逻辑,最后还要完成成长。还要写清楚人物关系、时间空间变化等等,所有的故事线、人物成长线都应该放在动作思维里去完成,通过画面和动作来实现。舞剧的剧本是描述性的,这种感觉很像散文,因为它会有一个画面感。

当我写完一个舞剧的剧本后,整个舞剧其实已经在我心里演过一遍了,我用画面把它串联起来,只是没有形成最后的舞蹈动作。编导的任务是把拿到的剧本再转化成导演工作本,会具体涉及一场有几个舞段、每个舞段多长时间、舞台空间怎么布置等等。

羊城晚报:创作《咏春》的时候有去佛山采风,过程中有没有印象深刻的见闻?

冯双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广东的武术文化根基是真的深厚,蔡李佛拳、洪拳、咏春等各门各派汇集,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在街角的广场上就能看到正在举行的武术比赛,可能只是一场表演赛,但大家参与热情非常高,一个接一个上台就开打。这里的习武之风盛行,习武是扎根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人们都有尚武的精神。都说广东是商业重镇,但在尚武精神这方面我觉得也是非常独特的,不亚于全国任何一个地方。

广东舞蹈在现代舞领域贡献巨大

羊城晚报:从全国范围来看,广东舞蹈的强项在哪里?

冯双白:广东舞蹈的根基还是民族民间舞,像英歌舞、杯花舞、醒狮、鲤鱼舞等等,非常丰富。然后是广东的现代舞。年成立了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当时是全国第一个专业的现代舞团,那是中国现代舞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笔,后来发展成现在的广东现代舞团。他们排演了不少国际著名现代舞大师及舞团的作品,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现代舞作品,他们培养了很多人才,其中很多都活跃在今天的现代舞领域。广东在现代舞这个领域里,对中国舞蹈的发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是很了不起的。

广东少儿舞蹈也相当不错,在全国遥遥领先。我们举行全国少儿舞蹈比赛,假如一共有60个获奖名额的话,广东的作品凭质量能拿走40个,非常厉害。广东非常重视教育,舞蹈培训开展得很火爆,培训做得好实力就强,培训出好的苗子就编作品出去比赛,拿了奖回来又吸引更多人来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广东的少儿舞蹈作品有很多让人叹为观止的编排。我一直记得有一部作品叫《龟兔赛跑》,主题讲的是龟兔赛跑,但它把比赛设定在一个小朋友的梦里。兔子跑得很快,怎么让它跑慢点?编导在路上埋了个大萝卜,兔子跑出去之后被萝卜吸引,于是沉浸在拔萝卜里,《拔萝卜》这首经典的少儿歌曲被结合进来了。最有意思的是小乌龟,他们找了身材最小的孩子来演乌龟,他就在那慢悠悠地从舞台这头爬到那头,和兔子忙着拔萝卜的画面形成对比,整个编排构思太巧妙了。

羊城晚报:如何评价广东舞蹈的发展现状?

冯双白:从舞蹈发展来看,广东舞蹈是很有历史地位的,它起步早、发展快。最近这几年各地都在发力搞文化,显得广东舞蹈的声量好像变小了。但我觉得这是在蓄积力量或者叫酝酿,事物都是这样有起伏、波浪式前进的。

我的感觉是广东是可以期待的。以少儿舞蹈为例,广东至今仍是全国的翘楚,有很多专业的编导在参与少儿舞蹈的创作,很多专门做少儿舞蹈编导的人都做得非常好。再比如现在很火的舞剧,广东最近几年一直有新作品出现。《沙湾往事》之后,能引起全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