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是人类集纳了劳动成果、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丰富文化的具体表现,是民族的“脸面”,以纷繁的款式、精湛的工艺,展示着中华大地上一道道亮丽而绵延流长的文化景观。每一个民族都有一套专属的服饰,它是悠久历史文化的承载体,让民族的风采得到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生活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的阿昌族是云南的独有少数民族之一,因此,阿昌族的服饰文化也有着别具一格的风格。
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颜色却是鲜艳灿烂。阿昌族妇女长发盘辫,时而穿白、蓝色对襟银扣上衣,黑、蓝色长裤;时而梳发髻,包黑布包头,下着长筒裙,服装饰品别致而独具特色。6月13日至19日,在昆明市举办的“丝路云裳·昆明民族时装周”上,来自梁河县的阿昌族女子们将带来12套精美服饰,以歌舞为伴,走上时装T台,展示她们独树一帜的服饰魅力。
“阿昌族的服饰承载了绚丽、神秘、多彩的民俗文化,但在舞台上它却不够夺目耀眼。”阿昌族青年歌手尹春焕说,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阿昌族姑娘,每一次上台表演,她都会身穿阿昌族服饰,借助服饰来展现阿昌族在歌舞表演上的多元特色。她说:“本来我们阿昌族人口就少,在服饰上如果不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就没人会对这个民族有印象,也就没人会认真地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
为了使阿昌族的服饰在舞台演出中更加出众,吸引眼球。尹春焕在在年3月参加在德宏举办的阿昌族盛大的民族节日——阿露窝罗节演出时,大胆创新为自己设计了一套色彩更加绚丽夺目的阿昌族服饰。表演结束后,得到的反馈是“有的阿昌族同胞说好看,有的说不好看。”但这并未让尹春焕失去创作的热情,她说:“一部分同胞认可了就是最大的支持。”
从此,尹春焕便开始了她对传统阿昌族服饰的改良和创新。“传统的阿昌族服饰、简便版的阿昌族服饰、日常版的阿昌族服饰、阿昌族新娘装……”抱着要创新出更多、更美的阿昌族服饰来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理想,尹春焕开始了她的服饰创作之路,并且越走越坚定。
“织锦文化在阿昌族的民俗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织锦工艺品以款式奇特,图案别致,色彩斑斓,质地厚实而著称。传统的阿昌族服饰也由织锦的手工艺制作而成。但织锦需要高超的纺织技艺,并且工序繁多、复杂,费时耗力,往往一匹锦要织十天半月。”尹春焕说,这份传统的技艺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记载,她开始成为了最想要传承这份手艺的那个年轻人。
“仅是传承这份手艺还不够,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