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新的征程即将启航,为繁荣我市青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事业,加强国家级专业赛事与我市青少年儿童文艺发展的深入交流,提升整体美育水平,推动社会进步,激励广大青少儿积极响应“文化强国”号召,传递社会正能量,特推出中青少儿艺术节暨第十一届华北五省(区)市舞蹈大赛沧州市级赛。
二、主办单位
北京中青少儿新媒体文艺中心
沧州市舞蹈家协会
多彩沧州融媒体中心
三、活动内容
本次大赛是“融媒体展演+专业级比赛”相结合模式。中青少儿艺术节通过搭建艺术展示平台,利用5G技术实现青少儿文艺融媒体高清、超清传播、分享、互动;华北五省(区)市舞蹈大赛是华北五省市的舞蹈艺术工作者、爱好者的盛会,22年以来,其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作品题材更加多样化、参赛舞种更加丰富,本次大赛是沧州市级赛,获奖的优秀作品将会参加省级、国家级大赛。
华北五省(区)市舞蹈大赛创办于年,每两年举办一次,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文联、舞蹈家协会联合主办,由华北五省(区)市轮流承办,自开始举办以来,参与华北五省市舞蹈大赛的演员已达5万多人,五省(区)市的多家艺术院团、艺术院校和艺术馆、文化馆、少年宫、幼儿园以及业余群众团体都先后选派优秀节目参加比赛,不分专业还是业余,他们从舞蹈中享受到了性情的陶冶,诠释了艺术对他们的熏陶——美是不分年龄和地域的。更有各大高校专业院团的参与,繁荣了创作、培养了舞蹈艺术人才。当今活跃在国际国内舞台上的很多优秀舞蹈演员就是从这个赛事平台上成长起来的。它的发展规模和赛事级别已称为当今国内地区级大型舞蹈赛事的一支艺术品牌。不仅推动了华北地区舞蹈事业的发展,更是我国舞蹈事业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届大赛整合区域舞蹈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推动区域舞蹈艺术传承、创新、发展,搭建华北五省(区)市舞蹈艺术交流的长久平台,提高华北五省(区)市舞蹈大赛影响力、品牌效应,力求出精品、出人才,展示新时代的舞蹈新面貌和新气象。
比赛设专业组、业余组两个组别。其中,专业组分青年组(18-35岁)、少年组(14-17岁);业余组分幼儿组(6岁以下)、少儿组(6-13岁)、少年组(14-17岁)、青年组(18-35岁)。
大赛奖项共设创作奖、表演奖、指导奖、园丁奖、组织奖五个奖项,其中创作奖、表演奖、指导奖分设一、二、三等奖。
本次大赛涉及舞种有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当代舞、芭蕾舞、街舞、拉丁舞、踢踏舞、健身舞和教学展示的独、双、三和群舞。
四、活动时间/地点
宣传报名时间:年07月01日-年08月15日
展演比赛时间:年07月-09月
比赛展演地点:沧州市荀慧生大剧院
五、活动安排
1、宣传报名
由各县市区承办单位进行组织宣传,北京中青少儿新媒体文艺中心、多彩沧州融媒体中心配合宣传。
2、展演比赛
由河北省舞蹈家协会、沧州市舞蹈家协会派出相关评委,北京中青少儿新媒体文艺中心进行高清图片直播、多彩沧州融媒体中心进行现场高清视频直播。
六、评比
1、动作优美,衔接流畅,富有韵律感,感染力和表现力强;
2、表演完整、连贯,节奏处理准确,能与音乐自然融合;
3、能展现不同舞蹈体裁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动作技巧;
4、情绪饱满、表情生动,用服装、道具等烘托表演氛围;
5、熟练掌握不同年龄段基本舞步并能正确演示;
七、大赛荣誉纪念
荣誉证书
八、其他事项
1、所选节目内容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符合活动主题背景,能够展现新时代青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
2、表演者着演出服、化妆,能够完整、顺畅的表演完成所报名节目,并且具备一定程度的舞台表现力;报名者需自行准备伴奏及相关音乐、道具;
3、所有活动报名人员需自行解决参赛所使用的音乐著作权问题,如出现音乐著作权方面的纠纷,组委会(节目组)概不负责。如因著作权方面的纠纷给组委会造成损失者,报名者应承担赔偿责任;
4、所有活动报名即视为同意授权给组委会(节目组)参加剧码(曲目)的视频,图片,稿件、音乐用于网站、媒体等的宣传和传播;
5、如下情况将取消本次录制资格:⑴报名材料不实⑵录制现场不遵守规定滋事生非者⑶无故缺席者;
6、参与节目录制必须身体健康,若因参与者体能欠佳而产生意外,组委会及举办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参与节目录制的选手需遵循活动秩序,遵守组委会及举办地活动规定,因个人原因出现意外均由本人及监护人负责;
7、组委会(节目组)拥有对本活动现场以及其他相关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对所有参与节目人员的肖像权和著作权拥有商业或非商业保存、使用、发表、发布权,所有因比赛而产生的音像制品及衍生产品的著作权归组委会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