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艺非遗名录一种民间祭祀求雨舞蹈

阴阳板,俗称“打阴阳”,是流传在山东省邹城市的一种民间祭祀求雨舞蹈,以阴阳五行和八卦学说为理论根源,集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形式于一体,体现了鲁南一带农耕民族的神灵崇拜、祭祀文化以及当地人们特有的艺术审美,已有余年的历史。

传说“八仙过海”中的曹国舅,是一位旷达豪爽、散财济贫的好神仙,他手中有两块神通广大的木板,一阴一阳,专门用来调节世间“阴阳”,为民造福。后来人们为求消灾免祸,驱恶辟邪,讨得曹国舅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故成此舞,取名“阴阳板”舞。八里沟村位于邹城市东北的丘陵地带,旧时完全靠天吃饭,因多旱天,故求雨祭祀活动较多,天长日久也就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求雨祭祀形式。

阴阳板由一长一短两块柳木板相连,长板为阴,短板为阳,配有铜铃并绘有“阴阳鱼”图案。表演时,男女对角,人数各半,古时女由男扮,少则数十人,多则上千人。表演时男子赤胸,身披“八卦带”,着灯笼裤,黑布鞋。女子扎头巾,带头花,穿大襟褂、彩裤、绣鞋。演员双手持一长一短木板打击和搓击,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谓之“阴阳声”。阴阳板表演分为“行进”和“场子”两种方式。“行进”过程中,忽而两翼互相穿插形成“二龙盘柱”,忽而四队互相穿行出“串连环”“双串环”,忽而又是“捆麻花”“万花筒”,边走边舞,声势浩大。“场子”表演,则是在“神棚”前的开阔场地上,表演者加入各种杂耍动作和男女逗情动作表演,场面相当活跃。

同时,舞蹈演员以拖步、上步、绕步、踏跳步、保佑步、阴阳对脚等极具特色、变化多端的舞步,排列出“双环阵”“唤雨阵”“打四阵”“喜迎雨”“天地合”等不同阵法。舞者步伐灵活、动作协调,表情风趣幽默,极具感染力。

阴阳板,节奏鲜明、古拙朴实、豪放壮观,充分表现出劳动人民朴素民间信仰和对幸福生活的孜孜追求。在传承中,阴阳板已由祭祀求雨活动,发展成为集表演、娱乐、健身、欢庆等功能为一体的独特舞蹈表演形式。

(山东省邹城市文化馆供图)

责编:杨晓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