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警夏清良和他的少数民族儿女们

  在中南民族大学校园内,夏清良和少数民族学生散步谈心记者史伟摄

记者刘智宇魏娜通讯员杨槐柳李雨生

正月初七,距离学生返校还有2个星期,中南民族大学的校园内行人寥寥。这所高校在校生28000余名,约6成是少数民族学生。

一大早,一幢女生宿舍楼下,身着制服的夏清良与藏族女学生普拉姆、巴桑卓玛热乎乎地拉着家常。两位姑娘寒假留汉做兼职,社区民警夏清良是她们眼里的“夏爸爸”。

在中南民大校园里做了17年社区民警,“夏爸爸”记挂的孩子当然不止眼前的这两个。和往年一样,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夏清良又是在静悄悄的忙碌中度过——

给藏族留校学生送年货,与7个不同民族学生共度新年,给壮族贫困生发“压岁钱”,寻找已经毕业暂时失去联系的苗族孩子,接待专程来汉给他拜年的藏族父女……

“儿女”留校做兼职

“夏爸爸”与他们同过藏历新年

21岁的藏族女孩普拉姆长发披肩,抿嘴笑起来,温暖得像一朵格桑花。

长江日报记者在中南民族大学校园内见到她时,她与舍友、藏族老乡巴桑卓玛刚结束一天的寒假兼职工作,从学校附近的一家连锁超市回到宿舍。

回家路费贵,为攒些学费生活费,普拉姆选择留校打工。普拉姆心情不错,聊天间隙,会从口袋里摸出西瓜子,塞到嘴里“咯嘣”作响。

这捧瓜子,来自“夏爸爸”送给普拉姆的年货。

早在放寒假前,夏清良已经找校方摸了底——哪些少数民族学生留校、生活是否困难、做什么兼职,他都一清二楚。除夕前一天,普拉姆、巴桑卓玛在宿舍休息,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正是“夏爸爸”夏清良。

“来来来,这是送给你们的年货!”夏清良手里提着两个大袋子,里面酥糖、雪饼、瓜子、话梅装得满满当当。

惊喜接二连三。除夕当晚,夏清良开车从宿舍将普拉姆、巴桑卓玛接到家中,夏清良的妻子已准备好一桌丰盛的年饭,电视机被细心地调到了西藏卫视;正月初一,恰好是藏历新年第一天,普拉姆、巴桑卓玛受邀来到学校大学生活动中心,发现“夏爸爸”还邀请了朝鲜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独龙族、回族的6名留校学生一同过年。

一片欢身笑语中,普拉姆找到了家的感觉——她现场示范,“夏爸爸”和身着鲜艳民族服饰的各族学生手挽手,跳起家乡的传统舞蹈锅庄舞。

记挂返乡的“儿女”

“夏爸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