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散遗大地的符号六盘水民族民间文化

较长时间以来,我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淡漠到热爱的转变。最初,在我眼里,搞文学的人大多在生活夹缝中独抒性灵,对民族民间文化只要有一般性了解就行了,而且,就是遇到不熟悉的,到时翻翻书也能解决。直接导致我改变这一观念的有三件事。第一件是:年,全省非物质文化抢救与保护第一次工作会在凯里召开,我作为六盘水领队,与市民协主席伍秋明,副主席汪龙舞以及市民宗局的柳远胜同志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听了中国民协副主席余未人老师的相关讲座之后,我对这项工作的任务和意义有了更进一步认识;第二件是:贵州省民协此前先后组织出版了两套本土文化丛书,这些著述让我对与文化相关的问题作了认真思考,也让我认识到民间文化的研究已经转变到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的这一现实;第三件是:尽管我原来不搞民间文化研究,但在创作实践中注入了与民族民间文化、宗教相关的因子后,我发现了文化内核作为文学创作底气的重要性。于是,在此基础上,我对民族民间文化从一个淡漠者不自觉地变成了一个主动考察者,为创作体验生活也好,参与与此无关的专题采风也罢,我都用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