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绣花鞋价值上百万你所不知道的陶瓷

我至今仍记得小时候玩泥巴的乐趣,一小块看起来丑陋又脏乎乎的泥团,经那一双小小的手后便成了一个“眼歪鼻斜”的小人儿,或是一个不能动的小汽车。于是所有的童年乐趣便油然而生,至今难忘。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乐趣在小朋友之间显然并不“流行”了。但仍有一些人将小时候的这一爱好延续至今,并将其发扬光大。黄波就是这样的“一些人”中的一员。

农村出生的黄波从小就爱好泥巴,农村的孩子都穷,家里根本买不起什么玩具,但是农村的孩子也很聪明,买不起玩具可以自己创造乐趣,什么东西到他们手里,都能玩出新鲜感。黄波老家门口有一大堆泥土,金黄颜色的,每到下雨天,雨水渗入到泥土里,雨停以后,这堆泥土就会粘粘的,粘在一起。

每次到了这个时候,就是村里孩子最齐全的时候,全村的孩子都会跑来这里,玩泥巴,有的孩子喜欢捏泥人,捏出各种各样的泥人,他们三两个一起,进行比赛,谁捏的泥人最复杂,最形象,谁获胜,可以做孩子王,有的喜欢玩“听响”,把一堆泥巴捏成一个碗大小的槽,正面位置用力的甩在地上,看谁的背面破洞最大,最大的获胜,可以做这几个孩子的“领导者”发号施令。

每天,有这些泥巴作乐,有全村的小朋友一起玩耍,黄波的童年异常快乐,在玩泥巴中获得许多灵感,也奠定了泥巴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长大后,他接触到了瓷器,瓷器的原材料就是泥巴,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正是自己最需要的工作。

如今,黄波已是一个55岁中年大叔,20年来专门制作陶器,练就了一手的做陶器绝活。

大家都知道,陶器是很光滑的,摸着光滑,看起来也锃光瓦亮的,但是他就能制作出那种实际光滑看起来却毛茸茸的感觉。这都源于他潜心研究20年,制作出了一种特殊釉料,所以才能在瓷器方面如此不同。

因为是自己的爱好,黄波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制作陶器当中去,为了制作出不一样的陶器,推陈出新,他到处挖泥巴,到处实验做新型陶瓷的方法,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再研究失败再研究,终于,他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的釉料,在这种釉料烧出的瓷器可以让人有毛茸茸的即视感。

目前,这双鞋子价值已经百万元,有瓷器爱好者愿意花重金买下这双鞋子,并且表示再高一些也可以承受,黄波一直犹豫不决,不想出售,他自己也很喜欢这双瓷器鞋子,这是自己潜心研究这么久,制作出的第一件完美作品,意义非凡,感情太深。

拿着这样的釉料,黄波花费很大的精力,烧制出了一双仿古女鞋,这双鞋,完全把鞋子表面毛茸茸的那种感觉呈现了出来,如果没有人告诉你那是一件瓷器,你不用手去触摸,仅仅凭肉眼去看,丝毫看不出这双鞋子是一件瓷器制品,鞋子的样式很精巧,完全能展示东方女性的脚部曲线美,让人看了,就不由自主想穿自己脚上。

其实,像黄波这样的民间陶瓷艺人不计其数,他们秉承着对这一门手艺的热爱,经过千锤百炼,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诞生了一件件艺术品,默默地将这一中国传统手工艺传承了下去。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比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早一千多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

名瓷揽萃

白陶

“白陶”是陶器向瓷器的飞跃。“白陶”是指器胎的表里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器胚多以手工捏成,使用含铁量比陶土低的瓷土或高岭土,烧成温度在℃左右。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刻纹白陶的创制和使用,是中国制陶工艺发展史上的新成就。

白陶的硬度、耐火度和吸水率都较以往的陶器有了大幅度提高,所以我们说白陶是陶器向瓷器的飞跃。

白陶器因其质地坚硬,洁净美观,做工考究而成为奴隶主贵族的专有物品。商代后期的白陶制作过程更趋精细繁琐,所以白陶器的精品多集中于这一时期。西周以后,由于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兴起,白陶器逐渐消失。

彩陶

所谓“彩陶”,是指以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入窑经火烧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的陶器。彩陶工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艺术的主体之一。

形成于年前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约0~年)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

黑陶

黑陶是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并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它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约0~年)制陶工艺出现的又一个高峰,堪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中与彩陶相媲美的又一光辉创造成就。

黑陶出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黑陶的烧成温度达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它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这种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斓釉彩,鲜丽明亮的光泽,优美精湛的造型著称于世,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元代青花瓷

元代(公元~年)是中国青花瓷器烧造工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在前代釉下彩等工艺的基础上逐步确立、完善了青花瓷器的烧造技术,并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到明清时期(公元~年),青花瓷器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瓷器中的主要产品。

素三彩

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黄、绿、紫三色为主的瓷器,其实并不限干此三色,但不用红色。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巳刻划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因色彩中没有红彩,故名“素三彩”。此品种创烧始见于明代成化朝。

景德镇四大名瓷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粉彩瓷粉彩钟馗醉酒像

粉彩瓷创烧于清代康熙晚期。它是在康熙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而发明的一种釉上彩。由于它的色调淡雅柔和有粉润之美,故称为粉彩。

粉彩的主要原料和施彩方法都是外来的。制作时,在烧好的素瓷上以玻璃白打底,用国画技法以彩料绘画纹样,再用炉火烘烤而成。

玲珑瓷

被称之为[米通][镶玻璃的瓷器]的玲珑瓷,以玲珑剔透、晶莹雅致而蜚声中外。如今青花玲珑不仅在日用中西餐茶具、酒具上普遍运用,而且已扩展到各种花瓶、花插、花钵、以及吊灯、壁灯、皮灯等各式灯具。

玲珑眼]的形状也已从传统的米粒状发展到月牙状、流线状、圆珠状、菱角状、多角状等多种规则、不规则的形状。有时还与[半刀泥]相结合,组成各种图案。[玲珑眼]的釉色也由原来的单一碧绿色发展为红、黄、绿、蓝交相辉映的[五彩玲珑]、更丰富和增强了玲珑瓷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青花瓷

清丽、雅致的青花瓷,是我国传统名瓷。古人说: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青花瓷虽然色泽单一,但看来并不觉得单调。在绘瓷艺人的生花妙笔下,浓抹淡施、粗细有致;或刻意求工,层次分明;或寥寥数笔,都使人感到美不可言。

颜色釉瓷

被人们誉为[人造宝石]的颜色釉瓷,蕴含丰厚,光彩照人。但[千窑难得一宝]、[寸金窑烧寸金瓷]。现在采用新的科学方法进行配料和控制窑温,不仅提高了色釉的质量、找出了适合各种不同烧成条件的配方,还陆续创造了诸如红灯芯釉、宝石红、景红、锰红、铁红、火焰红、钛黄、钛花、络绿、绿郎窑、芒果、彩霞、紫罗兰等多种颜色釉和多种无光色釉。

陶瓷的文化性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它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大自然、文化、习俗、哲学、观念,而且在于它所反映的方式。它是一种立体的民族文化载体,或者说是一种静止的民族文化舞蹈。这是由陶瓷的特性决定的。

一件件作品,无论题材如何,风格如何,都像一个个音符,在跳动着,在弹奏着,合成陶瓷文化的旋律。这些旋律,有的激越,有的深沉,有的热情,有的理智,有的色彩缤纷,有的本色自然,构成一部无与伦比的摄人心魄的中国陶瓷文化大型交响乐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