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突出土家族舞蹈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土家族摆手舞课程的建立摆手舞的传承和推广需要整体规划,建立长效的传承机制。在渝东南地区以往的校园教学活动中并不缺乏摆手舞,但是几乎很难做到坚持下来。没有权威专业的课程教材,没有健全的课程模式,使活动处于零散的教学状态,久而久之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摆手舞的校园教学活动仅限于土家族聚集居住地,难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和传承。

中南民族大学召开“土家族教材建设研讨会”,开启土家族教材建设之举,课程是主要的传承渠道,教材、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是课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建立土家族摆手舞系统教材,建立健全课程教学模式,结束摆手舞零散的学习状态已刻不容缓。在课程教材建立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避免传统舞蹈教材只讲舞蹈动作、舞蹈技术。

要突出土家族舞蹈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教材要体现循序渐进。课程的建立可设置专业实践类课程和文化通识类课程相结合的模式,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设置。文化通识类课程主要介绍土家族的历史、文化,摆手舞起源和发展史等;专业实践类课程主要是对摆手舞基本动作与基本动律的练习。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避免舞蹈教育中“重技术,轻理论”的缺陷。组织开展土家族摆手舞的表演与编排比赛,让学生能够发挥创编能力,积极投入到摆手舞的创编与表演活动中。设立摆手舞实践学习基地,形成长效机制。渝东南地区可利用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区域民族舞蹈文化。

除了学校学习摆手舞相关舞蹈技术,可与当地土家族村落共同设立校外实践基地,身临其境地感受土家族摆手舞文化,拓宽摆手舞现代生存方式,建立长效、可靠的传承机制,传承和弘扬土家族摆手舞。

土家族是我国唯一一个聚集在祖国腹地且拥有百万人口的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土家族民族舞蹈文化,摆手舞独具风格,承载着土家族人民淳朴、真挚、勤劳、勇敢的文化精神。面对现代舞蹈文化的冲击,摆手舞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应对挑战。

从目前的困境中走出来是土家族摆手舞保护与传承的关键。基于高校课程建设传承模式的思考,建立健全土家族摆手舞课程教学体系,挖掘开发摆手舞元素动作,培养摆手舞表演与教学专业人才,实现摆手舞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发展。摆手舞不仅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也是中华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摆手舞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华民族舞蹈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396.html